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是一种慢性反复发作性疾病,较难彻底治愈,尽管不危及患者生命,但可不同程度地影响其生活质量。
本病属于中医学“腹痛”“泄泻”“便秘”等范畴。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对下利辨证:“伤寒四五日,腹中痛,若转气下趣少腹者,此欲自利也。”其下利包括泄泻和痢疾,肠易激综合征归属于下利的泄泻范畴。
症
状
1
腹痛、腹部不适:常沿肠管有不适感或腹痛,可发展为绞痛,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在排气排便后缓解。有些食物如粗纤维蔬菜、粗质水果、浓烈调味品、酒、冷饮等可诱发腹痛。但腹痛不进行性加重。睡眠时不发作。
2
腹泻或不成形便:常于餐后,尤其是早餐后多次排便。亦可发生于其他时间,但不发生在夜间。大便偶可多达1日10次以上。但一次大便量少,总量很少超过正常范围。有时大便仅1日1~2次,但不成形。腹泻或不成形便有时与正常便或便秘交替出现。
3
便秘:每周排便1~2次,偶尔10余天1次。早期多呈间断性发作,后期可呈持续性而需服用泻药。
4
排便过程异常:患者常出现排便困难,排便不尽感或便急等症状。
5
黏液便:大便常带有少量黏液,但偶有大量黏液或黏液管型排出。
6
腹胀:白天明显、夜间睡眠后减轻,一般腹围不增大。
便秘为主型/气机郁结证
腹痛腹胀,得矢气稍缓,便干或不干,但欲便不得,排出不畅,每于情志不畅时便秘加重,可伴见嗳气频作,胸胁痞满,心情不畅,善太息,舌红,苔薄白腻或薄黄腻,脉弦。
指南推荐厚朴排气合剂,中病即止,每次25~50mL,每日2~3次。(《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脾胃病分册》P95-)。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