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肠道内寄生着10万亿个细菌,它们能影响体重和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还能控制人体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这些数目庞大的细菌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有益菌、有害菌和中性菌。
有益菌:就是我们常听到的益生菌,主要包括酪酸梭菌,凝结芽孢杆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是人体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可以合成各种维生素,参与食物消化,促进肠道蠕动,抑制致病菌群的生长,分解有害有毒物质。
有害菌:数量一旦失控大量生长,就会引发多种疾病,产生致癌物等有害物质,或者影响免疫系统的功能。
中性菌:即具有双重作用的细菌,如大肠杆菌、肠球菌等,在正常情况下对健康有益,一旦增殖失控,或从肠道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就可能引发许多问题。
所以菌群的平衡至关重要!!
人体的健康与肠道内的益生菌群结构息息相关。肠道菌群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通过个体的适应和自然选择,菌群中不同种类之间,菌群与宿主之间,菌群、宿主与环境之间,始终处于动态平衡状态,形成一个互相依存,相互制约的系统,因此,人体在正常情况下,菌群结构相对稳定,对宿主表现为不致病。
有研究指出,体魄强健的人肠道内有益菌的比例达到70%,普通人则是25%,便秘人群减少到15%,而癌症病人肠道内的益生菌的比例只有10%。
可见,有益菌在体内的数量可以反应出人体的健康情况。大部分的肠胃问题也是由于有益菌数量减少,肠道菌群失衡而引起的。
补充益生菌有效改善肠道菌群失衡,维护肠道健康就是保证身体健康。
快看看你的食物里有益生菌吗
“益生菌是活的微生物,当摄入充足的数量时,它会赋予宿主某种健康益处。”这是在年由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粮农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共同定义的。
如果你食用的酸奶制品、饮料或药物中含有以下成分,那么你就是在服用益生菌了,如乳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属、芽孢杆菌、酪酸梭菌以及酵母菌等。以上这些菌属也是我国卫生健康委批准可应用于人体的益生菌。
益生菌在人体中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可能通过以下四个途径:
1.拮抗致病菌生长,促进生理活菌生长,如地衣芽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活菌等;
2.直接补充正常生理活菌,抑制致病菌,如屎肠球菌、枯草杆菌、粪链球菌等;
3.形成肠道黏膜生物屏障,如双歧杆菌、乳酸菌素等;
4.降低肠道pH值,抑制致病菌,如乳酸乳杆菌、嗜酸乳杆菌和乳酸链球菌等。
如患者使用益生菌联合治疗时,应尽量选择作用机制不同的益生菌联合。如果重复使用作用机制相似的益生菌,不仅不会增加治疗效果,反而可能还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
对付这些疾病需不同益生菌联手
益生菌除可治疗腹泻、便秘、腹胀及消化不良外,是否还有其他的治疗功能呢?不同人群该选用哪种益生菌呢?
腹泻病
腹泻病是益生菌临床应用最多的疾病。对轮状病毒等病毒性肠炎,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酪酸梭菌和布拉氏酵母菌等。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则推荐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酪酸梭菌、芽孢杆菌和布拉氏酵母菌等益生菌。艰难梭菌感染引起的伪膜性肠炎,使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有更可靠的证据支持。
慢性腹泻,在排除特定病因以外,可使用双歧杆菌、乳杆菌、酪酸梭菌、芽孢杆菌和布拉氏酵母菌等治疗。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代谢性疾病长双歧杆菌、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可改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患者的临床检验指标。鼠李糖乳杆菌不仅可以用于成人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而且还可以使儿童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检验指标得到改善。
肝硬化
推荐使用含双歧杆菌、乳杆菌及肠球菌等制剂作为辅助治疗。以上益生菌可抑制致病菌的生长定植,维持肠道正常微生态平衡。对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推荐使用地衣芽孢杆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等,有利于减少肠道毒素的吸收。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患者,则推荐使用酪酸梭菌、双歧杆菌、乳杆菌等益生菌,通过减少肠道氨类和吲哚物质的产生降低血氨和假性神经递质水平,改善肝性脑病患者症状。
肠易激综合征
益生菌可以缓解患者腹胀、胃肠胀气的症状,建议尽量选取乳杆菌、双歧杆菌等人体原籍菌较为安全有效,并且根据患者病情适当调整剂量。
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建议可使用枯草杆菌、屎肠球菌、双歧杆菌等益生菌,这些益生菌作为炎症性肠病的辅助用药还是有一定临床疗效的。
乳糖不耐受
双歧杆菌、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含有β—半乳糖苷酶,在肠道中能够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减轻或减少乳糖不耐受患者腹泻等症状的发生。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根除幽门螺杆菌的同时,补充布拉氏酵母菌可能会提高根除治疗率,降低副作用,减少抗菌药物相关性腹泻的发生。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及酪酸梭菌等可能也具有一定疗效。
了解今唯态?复合乳酸菌粉益生菌不能与这些药同服
在使用益生菌时,还有一些注意事项:
1.需使用温水或温牛奶送服,避免水温过高,影响益生菌活性;
2.以下药物应避免与益生菌联合使用,如必须联合使用应至少间隔2小时,包括常用制酸药(包括奥美拉唑、雷贝拉唑、泮托拉唑及雷尼替丁等)、抗菌药物(头孢菌素、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等)、枸橼酸铋钾、蒙脱石散、医用活性炭等能抑制、吸附、杀灭或减弱益生菌疗效的药物;
3.大部分益生菌制剂及酸奶最佳保存温度为2℃-8℃,且应注意避光;
4.需要特别注意,只有一少部分益生菌制剂可常温保存,包括:益君康(复方嗜酸乳杆菌)、妈咪爱(枯草杆菌二联活菌)、整肠生(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常乐康(酪酸梭菌肠球菌二联活菌散)等等,但也应注意避光和避湿。
提醒:任何药物的选择都应该个体化,益生菌同样如此,这样才可能使药物治疗的获益达到最大化,并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
来我的小店坐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