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著名皮炎医院 http://m.39.net/pf/a_8833134.html无论是对别人,还是对自己,深度的看见和接纳,必将带来深度的改变。
作者
武志红
本文节选自《深度看见:艾瑞克森催眠法》
01前段时间,有位朋友的女儿为了报考国外名牌大学,在学校里疯狂补习英语。托福满分是分,她必须考到分以上才有可能被录取。离考试的时间越近,她就越紧张。转眼就到了考试的前一天,她已经到了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的程度,精神几乎崩溃。如果带着这种状态去考试,肯定没戏。于是朋友让女儿回趟家,想下班后好好和她沟通一下。回家见到女儿,朋友猛地想起这几天家里刚换了Wifi密码。于是赶忙告诉女儿,谁知女儿说,自己早就知道密码了。“你是怎么知道的?”“我猜的。”“我想这次考试你肯定能过。”“为什么?”“这么难的Wifi密码你都能猜中,那些选择题对你来说,就是小菜一碟。”“可是,我知道你常用的几个密码呀!”“但考试中的选择题,也都是你复习过的,而且比Wifi密码的选项少得多。”听完父亲的话,女儿顿时就笑了,之前积攒的紧张和焦虑,顷刻间消散了一大半。那天晚上,她踏踏实实睡了一个好觉,第二天上考场,考了分。02那段时间,朋友正巧在看催眠术大师艾瑞克森的《深度看见》。他与女儿看似简单的对话,里面其实有着明显的心理暗示。这种暗示形成了催眠,触及了女儿的潜意识,让她看见自己本身具有的能力,提升了自信。长期以来,人们对催眠有着很多误解。很多人认为催眠是一种带有娱乐性质的表演,或是一种诡秘的精神控制——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洗脑。过去,我也对催眠有些抵触,觉得催眠就是妄图影响别人,并让别人按自己的意思行事。但艾瑞克森让我改变了想法,随着我对他越了解,我对催眠的好感就越强。催眠绝对不是洗脑。洗脑是一种精神控制,而催眠则是思维的沉睡,身体的松弛,灵魂的苏醒。它们有着两个最根本的区别——①洗脑通常是在一个封闭环境中进行的,目的是封闭人的思想。
上面故事中的那位女儿,每天在学校里疯狂备考。做的是同样的事,打交道的也都是和她一样整天刷题的同学。因此不知不觉中,思维就被限制在了一条狭窄的隧道中,觉得整个世界最重要的事就是考试,考过了万事大吉,考不过人生就完了。当这些念头不断闪回,她陷入了对结果的眩晕,自然越来越紧张、焦虑。传销组织在开“洗脑”大会时,会将人关在宾馆内,并且禁止与外界联系。目的就是营造一个封闭的环境,禁锢人的思维。被洗脑的人,情绪奔腾而没有边界,因此他们都很焦躁,行为也很盲目。与之不同的是,催眠能让奔腾的思维沉睡,并且重新构建与外界的通道。心灵敞开,潜意识被唤醒,人感知着自己,也感知着广阔的世界。在艾瑞克森的案例中,有一则让我印象深刻。一位正值妙龄的护士,流露出严重的自杀倾向,她把心爱的首饰和衣服全部送人,医院递交了辞职信。每个人都心知肚明,医院的那一天,就将是她生命的终点。在女孩离职的前几天,艾瑞克森和她谈了一次话。第二天,女孩就失踪了。人们纷纷指责艾瑞克森,认为是他的胡言乱语加速了女孩的自杀。直到16年后,艾瑞克森接到了一通电话,来电者正是当年的那位护士。她告诉艾瑞克森,那场谈话的当天下午,医院大门后,直接去了海军招募中心,申请加入了海军护理队。后来又与一位军官相恋结婚,生了五个孩子,医院工作至今。毫无疑问,16年前的那场谈话,改变了女孩的一生。艾瑞克森究竟说了什么?事实上,他没说一句规劝或者宽慰的话,他只是让女孩去想象——想象自己正身处植物园、动物园和波士顿海滩,他绘声绘色地描述植物园里不同形状的叶子,以及小鸟轻巧地啄食水果,然后让嘴里的种子长成了一棵树;描绘育儿袋里的袋鼠宝宝努起嘴吃奶,候鸟用人类都无法了解的神奇本领进行着迁徙;还有飓风后恢复了平静的海滩,印第安人和殖民者的后裔都在这里踩着水嬉戏。艾瑞克森给女孩呈现出一个开放、温暖、鲜活、明快的世界,唤醒了她的想象力,让她走出了抑郁的“深井”。美国心理学家托马斯·摩尔在《心灵地图》中说:“许多所谓的心理疾病,无非是想象力缺失的外在表现,而心理治疗就是引导想象力回归的过程。”如果说洗脑是人为地限制想象力,那么,催眠就是让想象力张开双翼。②洗脑与催眠还有一个不同点,那就是洗脑让人忽视对心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