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常见肠道疾病主要有急性肠炎、炎症性肠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
急性肠炎饮食生活调护原则:1、急性水泻期应禁食12小时;根据病情调整饮食,排便次数减少后可予清淡流质饮食;症状缓解后改为低脂少渣、细软易消化的半流质饮食;腹泻基本停止后,可予低脂少渣半流质或软饭,少量多餐,仍应限制含粗纤维多的蔬菜水果,逐渐过渡到普食。2、还应注意补充维生素B和维生素C,如鲜果汁,菜汤等。3、卧床休息,注意保暖,鼓励多饮水,腹泻严重伴脱水者及时就医予静脉补液。
炎症性肠病(IBD)饮食生活调护原则:1、饮食宜供给足够热能、蛋白质、无机盐和维生素,尽可能避免出现营养不良性低蛋白血症,以增加体质,利于病情缓解;2、应避免使用刺激性和纤维多的食物;疾病发作期,应忌食生蔬菜、水果及带刺激性的葱姜蒜等调味品,刀工要细;3、腹泻时不宜吃多油食品及油炸食品,烹调各种菜肴应尽量少油,并多采用蒸、煮、焖、汆、炖、水滑等方法;可饮用红茶、焦米粥汤等收敛饮料;加餐宜少量多餐,增加营养。4、调畅情志,注意休息,家属参与观察病情、摸索适合患者的饮食。
肠易激综合征(IBS)饮食生活调护原则:1、饮食细软、少渣、无刺激、易消化、少食多餐,调畅情志,规律饮食,注意休息;2、限制食物中的纤维素的含量,如粗质的粮食、蔬菜和水果(芹菜、韭菜、豆芽等);3、禁食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胡椒、生葱、生蒜、酒类;4、少脂肪。油脂难于消化吸收;5、多食含维生素丰富的食品。B族维生素可以促进肠壁收缩,加强吸收;维生素C可促进铁的吸收,所以可多食用新鲜的橘子汁、西红柿汁、青叶菜汁及鱼肝油等;6、少用或不用容易产气的蔗糖、蜂蜜、果酱等。
便秘的饮食生活调护原则:1、供给粗纤维饮食,膳食纤维增加到每日40克,每天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粗粮、杂豆、带皮水果、韭菜、芹菜、荞麦、大薯、海带、豆角等;2、增加饮水量,每日饮水6-8杯,每天清晨空腹喝1-2杯温的淡盐水;3、多食用B族维生素丰富的食物,如粗粮、酵母、麦麸水、蔬菜、豆类及其制品等;4、多食产气食物,如洋葱、萝卜、蒜苗等,利用其产气而增加肠蠕动;5、适当增加高脂肪食物,植物油能直接润肠,如花生、芝麻、核桃以及花生油、芝麻油、豆油等,不宜食用油炸、煎、烙、烤的食物;6、每天应有充分的活动,如每日步行半小时等;7、勿养成依赖泻药的习惯,长期使用泻药可使肠肌松弛变形,加重便秘;8、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注:上述仅适用于无力性便秘,不适用于痉挛性便秘及梗阻性便秘(便秘应完善肠镜检查排除肠道肿瘤占位等器质性病变)。
本篇主要参考文献为:赵付芝主编《胃肠病食疗补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