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出血型草鱼出血病与细菌性肠炎病的区别与

肠出血型草鱼出血病

1.症状和诊断

草鱼肠炎型出血病与细菌性肠炎临床症状较为相似,两种病都是主要表现为肠道充血发炎,病鱼体色发黑,体表轻微充血或出血。病鱼离群独游,游动缓慢,食欲减退。剖开鱼肚,两者均肠壁充血。

肠炎型出血病病鱼表现为:肠道局部或全部因出血而呈鲜红色,肠壁微血管充血明显,肠道虽然充血但不腐烂,有韧性,同时伴有口腔出血。

细菌性肠炎病鱼表现为:肠道全部充血发炎且呈紫红色,后肠出血尤为明显,肠壁黏膜溃烂化脓,腹部膨大有红斑,腹腔内有大量的黄色腹水。

两种病在发病后期区别明显,较易鉴别。不同之处在于:

活检时,肠出血型草鱼出血病肠壁弹性较好,肠腔内粘液较少,镜检可见肠腔内有大量红细胞及成片脱落的上皮细胞。

细菌性肠炎病肠壁弹性较差,肠腔内粘液较多,镜检发现肠腔内红细胞较少,有部分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

细菌性草鱼肠炎病

2.防治方法

肠出血为主的草鱼出血病

预防主要有腹腔注射疫苗、疫苗液夏花浸浴等免疫途径,效果较好。一般免疫力可保持10个月~14个月,鱼种成活率低者70%~80%,高者达90%以上。

到目前为止,对该病的治疗尚无特效药物,临床上以预防为主。在发病季节,每月使用下列药物一个疗程,有一定效果。外泼二氧化氯或三氯异氰尿酸(含有效氯85%)。同时每公斤鱼每天用0.5公斤大黄、黄岑、黄柏、板蓝根单用或合用均可。再加0.5公斤食盐拌入饲料投喂,连喂7天。

细菌性肠炎病

该病一直以来是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鱼病之一,常和细菌性烂鳃病、赤皮病并发。临床上一般采取综合预防,做好“四定”投饲工作,不投喂变质饲料。发病期间投喂每公斤鱼每天用大蒜头克或穿心莲2公斤,粉碎后加盐克,拌饲投喂,连喂三天为1个疗程。

治疗该病应外泼含氯消毒药。

本文转载自:鱼病解码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专注治疗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sz/31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