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也要治心理病
中年女患者,只要一在外面吃饭或者平时饮食稍微一不注意,就会加重腹痛,排的便便形态不正常,有时候便稀黏腻不成型,有时候又便秘排不出。有时候甚至在饭桌上就忍不住要跑厕所,很尴尬,因此也影响到了生活和工作,以前只是偶尔会便血现在便血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医院做了检查――肠易激综合征,这是最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肠道疾病,它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防碍其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此类病人存在的抑郁焦虑心理因素为该病致病的重要因素,应用一般治疗药物的同时,需要进行心理干预治疗并配合抗抑郁焦虑药物。
肠易激综合征就是功能紊乱
该病以整个肠道对刺激的生理反应过度敏感或反常为特点,以肠道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的肠道功能性疾病。过去称为结肠过敏、结肠功能紊乱、结肠痉挛、易激结肠、脾曲综合征等。主要症状是由于结肠痉挛性引起的慢性反复发作性腹痛或腹部不适、便秘或便秘与腹泻交替,以及有时粪便中带有大量透明黏液等。同时有42%~87%的病人伴有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胀满、嗳气、恶心、呕吐等;还伴有神经症(神经官能症)表现,如心悸、气短、胸闷不舒、乏力、多汗、头痛、睡眠障碍,以及抑郁、焦虑、疑病等情绪障碍的表现。本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以20~40岁中青年多见;老年人则随年龄的增长患病率随之增长。
反复发作与心理密切相关
肠易激综合征的反复发作与患者反复无常的精神心理因素密切相关,因而心理疏导在本病治疗中有着重要作用,医生对患者应充满同情和耐心,消除患者的种种顾虑和紧张情绪,使之了解本病的起因、性质及良好的预后,保持乐观的态度,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配合治疗。积极调整患者的情绪,帮助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工作和生活节奏不断加快,人们承受的精神压力也变得越来越多,而且更加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精神压力将会在不知不觉间渗人到内心当中内化为身体语言的一部分,以至于经常会发生怀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的情况。而此种情况是造成肠易激综合征很难完全治愈的重要原因。为患者安排合理的膳食合理的膳食与健康的生活模式是肠易激综合征痊愈的重要保证。
必须进行心理干预治疗
心理干预指在心理学理论指导下有计划、按步骤地对患者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或心理问题施加影响,使之发生朝向预期目标变化的过程。预防性干预包括普遍性干预、选择性预防干预、指导性预防干预三种方式。心理咨询是通过心理评估测评帮助患者认识自己的焦虑所在,克服心理困扰。心理治疗是使其产生心理、行为甚至生理的变化,消除或缓解其心身症状的心理干预过程。经研究,对肠易激综合征病人进行3个月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后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为测评工具,对两组进行心理健康状况的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前抑郁、焦虑因子分显著高于常模;心理干预后抑郁、焦虑、躯体化分值较干预前显著降低。证明支持性心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晓非心理工作室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