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世界胃肠病学组织(WGO)决定,从这一年开始,每年的5月29日成为“世界肠道健康日”,旨在提醒人们注意肠道健康, 5月29日是第十五个世界肠道健康日,关于肠道,有一个说法——“肠”健康才能常健康,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医院中西结合副主任医师、消化科脾胃科诊疗组组长,多年来接诊过不少肠胃病患者,关于肠道保健,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肠道易受外邪侵袭
李海涛说,肠道是人体最长的消化器官,起着重要的消化吸收排泄功能,易受外邪(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侵袭,引起多种疾病。最常见的是急慢性肠胃炎、功能性胃肠病、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恩病)及肠道肿瘤(息肉、癌变)等。
其中,肠易激综合征是指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和(或)大便性状异常的功能性肠病。该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属于中医“泄泻”“便秘”“腹痛”范畴,其中又以IBS-D(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较为常见。西医治疗IBS-D主要采用对症治疗和综合治疗,目前尚缺乏疗效满意的治疗方案。
随着夏季的到来,肠道疾病又到了高峰期,消化科门诊及病房患者增多。主要与天气有关,气候湿热,饮食不节(洁),嗜食生冷、油腻、辛辣等,均易损伤胃肠黏膜,引发急性肠胃炎。
中老年人更易出现肠道疾病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因为免疫力低下,消化吸收功能减退,更易出现胃肠问题,最常见的是便秘及腹泻。可用饮食调理,少吃油腻食物,尽量清淡,适量锻炼。
老年人群里,便秘患者比较多,粪便在肠道内存留时间过长,增加毒素的吸收,易引发其他疾病,严重者可出现神志系统改变,如烦躁、昏迷等。许多老年人长期依赖“开塞露”“乳果糖”“大黄、番泻叶”等泻药排便,造成结肠黑变病,增加了致癌风险。
李海涛建议,为防便秘,老年人应养成定期排便的习惯,平时适当锻炼,增加腹肌力量,这有利于肠道蠕动。此外应食用含纤维素多的绿色蔬菜,或加用肠道菌群调节剂,如米雅、益君康、整肠生等。
对于便秘,中医讲究辨证论治,有虚实之分。虚秘又分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便秘。实秘又分寒热便秘。所以,便秘时不能随意自服大黄、番泻叶、芦荟等泻药,药不对症则加重病情。
又有部分老年患者长期腹泻、便溏,大便次数增多、稀烂等,出门时经常为找厕所犯愁,造成心理压力,心理压力加重后,又加重腹泻症状。这就是中医所谓的肝郁脾虚,情志致病,这种病用中医治疗效果比较理想。
不要抗拒胃肠镜检查
李海涛说,对于肠道慢性炎症、便秘、腹痛、便血等临床症状,需引起重视,必要时做胃肠镜检查。
随着人们对健康 部分患者有便血情况,易被误诊为痔疮出血,不做结肠镜检查,导致肠癌晚期,失去手术机会。早期肠道肿瘤的手术成功率高,术后与常人无异,所以应定期检查结肠镜。
传统医学认为,小肠分清泌浊,大肠传导糟粕,六腑以通为用。只有胃肠道通畅,才能保障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肠道日”的存在,是让我们更加爱护自己的肠道。
北京中科白巅疯医院北京中科白巅疯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