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不久之前,中华医学会第二十次全国消化系病学术会议(CGC)在珠海市拉开了帷幕,会议指出,消化系统的“癌王”更名换姓了!
大肠癌,凭借自身精湛的“演技”,稳扎稳打的“路数”,夺得了“癌王”的桂冠,也就是说,大肠癌成为了消化系统癌症中患病率第一的癌症了。
大肠癌的10年5步成长路是个什么路数?
有句话说,“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对于大肠癌而言,这话显得更加生动具体。
它的“夺冠之路”并不是一蹴而就,也没有那么轻而易举,而是靠着一步一步的稳扎稳打,才迎来了今年的“高光时刻”。
一个正常的大肠细胞,想要“黑化”,必须“闭关修炼”,突破正常粘膜—粘膜上皮增生—腺瘤性息肉—腺瘤性息肉逐渐增大—结直肠癌这“5大难关”才成。
而这“5大难关”,修行的就是一个滴水石穿的功力,换言之,大肠癌的成癌之路,最少也需要经历个5~10年的时间。
不仅如此,如果在这5~10年的修行时间里,它做出了什么打草惊蛇的事儿,比如便血、大便次数增多、拉肚子、便粘液、便秘和拉肚子交替出现等等,惊动了这副肠道的主人,那它很可能就半路夭折了。
这么看下来,大肠癌的“成名之路”,着实是走的艰辛。
先不急着为它惋惜,接下来,咱来说说,它会折在谁的“手里”?
1.折在一根手指的“手里”:没想到,有80%的直肠癌,以及早期直肠息肉,都会在做直肠指诊时被发现,从此“一命呜呼”。
2.折在自己“亲人”的“手里”:也就是说,从肠道里排出的大便,是排查大肠癌的“实力帮手”,不管是大便潜血试验,还是大便DNA检测。
3.折在“一面镜子”的“手里”:这里的“镜子”指的是肠镜,是筛查大肠癌的基石。不管是任何类型的癌前病变,还是已经成为癌症的大肠癌,在肠镜面前,都是无处藏身,这就是肠镜的高敏感性。
啊哈,真是给大肠癌捏一把汗!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