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摊牌了,其实我对益生菌一无所知

我摊牌了,我对益生菌实际上一无所知。世界上没有两个人的肠道菌群是完全一致的,科学家们也只窥探了不到10%的面貌,我们所知道的,真的九牛一毛。肠道菌群与年龄人的一生当中,肠道菌群时刻处于动态变化。宝宝在妈妈肚子里,是无菌的。从出生开始,产道、母乳、环境会让宝宝开始建立自己的肠道菌群。“母亲将自身菌群的一部分纵向传递给了家里的宝宝,正所谓传家宝。”3岁左右,宝宝的肠道菌群开始往成人较为稳定的菌群靠拢,成年后拥有和别人不同的属于自己的肠道菌群。这个不同可不是一点点区别哦,研究发现,即使是双胞胎,也只有30%的肠道微生物相同。40-50岁是我们肠道菌群发生大变化的关键年龄,尤其是双歧杆菌这样的益生菌数量会明显减少。这个年龄段也正是女性更年期,体内激素变化较大,慢性病高发的时间。不光是益生菌数量在减少,肠道内菌群合成分解能力也会减弱。实验发现,平均年龄26岁和平均年龄50岁人群,同样都吃菊粉,50岁人群合成双歧杆菌数量减少,且产生乙酸也少。不得不承认,50岁的外貌不老,但是我们的肠道菌群已经开始衰老。肠道菌群与饮食你吃啥,你的肠道菌群也就吃啥,养出来的菌群自然也是适合你自己的饮食结构的。为啥?不能适应你的饮食习惯的菌都死掉了呀~研究发现,健康植物性食物尤其塑造菌群组成。大白话就是,加工食品、肉类(主要是指红肉)会减少益生菌,多吃植物性食物,对肠道菌群是有利的。这里的植物性食物主要是指蔬菜水果和粗粮,不包括果汁、糖饮料、精加工谷物。另外,研究发现,无糖可乐对肠道菌群的伤害性低于有糖可乐。想要肠道健康,尽量避免培根、动物油脂等动物性食品,鸡蛋、鱼虾、白肉、豆制品是可以的~这几句话是不是有点熟?没错,肠道菌群喜欢的也是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均衡膳食方法。减少动物性食物摄入,增加粗粮蔬果等植物性食物的摄入。红肉真的别过量,容易引发炎症。除了饮食,人类的生物钟也会影响肠道菌群。与白天工作的人相比,晚上工作的人更容易被细菌和病毒感染。上晚班已经很惨了,还容易生病,哇哇了~肠道菌群与肥胖胖子的肠道菌群和瘦子是不一样的,这句话大家应该并不陌生。中国的肥胖超重率已经超50%,一半的人需要减肥,也就是说,一半的人的肠道菌群都是有利于长胖的...曾几何时,中国人的肠道菌群和非洲是很相似的,现在,我们的肠道菌群和欧洲人更像。肠道菌群也逐渐工业化、城市化...将瘦子的肠道菌群移植给胖子,让胖子逐渐养成易瘦的肠道菌群,这种方法叫做粪菌移植(FMT)。也就是说,瘦子的便便都值钱!医院搜集健康人群的便便,一次元,如果你是健康且饮食习惯很好的伙伴,可以考虑这个生财之道~如果不想采取这样的方式,健康均衡饮食、适当补充益生菌,自己养成易瘦的肠道菌群,也是极好的~肠道菌群与IBS考试前、汇报工作前、出门前,总是在紧张关键时候,肚子不舒服,胃镜肠镜检查也都没啥问题,很有可能就是患有肠易激综合征(IBS)。IBS的特点是常常会伴随我们情绪的改变,包括紧张、焦虑、抑郁。主要症状就是便秘、腹泻、腹痛、甚至是便秘腹泻交替。为啥情绪波动会导致拉肚子呢?有个名词叫做“脑-肠轴”。简单来说,因为我们脑袋中发生了情绪变化,引起了肠道菌群的失调,以及免疫功能紊乱,从而导致腹泻或者便秘。研究发现,补充益生菌,可以有效改善IBS的腹泻、腹痛、腹胀等症状。但是对便秘型的IBS改善效果不是很理想,便秘果然是世界难题啊...肠道菌群与抑郁症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脑”,肠道菌群会左右我们的情绪,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自闭症、抑郁症、焦虑症等都和肠道菌群关系密切。有这么一个实验,将抑郁症患者的肠道菌群移植给小鼠,小鼠也出现了抑郁症状。益生菌可以协助药物更好的治愈抑郁症,并且,肠道内可以产生GABA的益生菌(例如乳杆菌)越多,越有助于抑郁症的缓解。原来,肠道菌群平衡且健康,心情也会变好呀,冲鸭~~桃桃营养师说“我们每天高高兴兴地跑来跑去,以为自己是一个有智慧的高级生物,但是在肠道菌群的眼里你只不过是它的发酵罐而已。”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hz/792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