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脑肠轴在肠易激综合征中的作用
脑-肠轴(brain-gutaxis)将中枢神经系统(CNS)与肠神经系统(entericnervoussystem,ENS)、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连接起来,形成双向交通通路,在调节胃肠运动功能、内脏敏感性、脑肠肽分泌、机体对应激的反应性、中枢认知功能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不良的情绪体验会通过脑-肠轴影响胃肠道,引发或加重肠易激综合征(IBS)。
脑肠轴的结构基础
胃肠道是人体内唯一由CNS、自主神经和ENS共同支配的器官,它受到3个层次的神经调控。第1层次是ENS的局部调控。ENS由两个神经丛构成,肠肌间神经丛支配肠道平滑肌的运动,黏膜下神经丛调控肠黏膜感觉、分泌和吸收。ENS的感觉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运动神经元相互连接形成独立的、具有与脑和脊髓类似的整合和处理信息的功能。第2层次位于椎前神经节,其接受和调控来自ENS和CNS两方面的信息。第3层次是CNS,它由脑的各级中枢和脊髓接受内外环境变化时传入的各种信息,整合后由植物神经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将其调控信息传递至ENS或直接作用于胃肠效应细胞,对平滑肌、腺体、血管起调节作用。这种在不同层次将胃肠道与CNS联系起来的神经-内分泌网络是实现脑-肠轴功能的结构基础。
脑肠轴的作用通路
(1).内脏刺激神经传导通路
(2).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通路
(3).应激作用通路
(4).神经-情感通路
脑-肠轴功能异常与IBS发病
Drossman等在用fMRI技术研究大脑的功能时发现,IBS患者的大脑皮质的活动性与内脏感觉、IBS症状呈现同步改变的现象,进一步证明脑-肠轴在IBS发病中起着重要作用。
(1).内脏刺激神经传导通路目前的研究认为,IBS的主要病理生理学机制是内脏敏感性异常,其发生涉及肠道局部、脑肠轴等多个层面。内脏的感觉可以通过肠神经系统传递至CNS,影响扣带皮质、前额叶皮质、下丘脑等脑内痛觉中枢。其机制可能为:①内脏初级传入神经纤维致敏;②脊髓背角神经元的兴奋性增加;③中枢对感觉的调节改变。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内脏高敏感的IBS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靶点。也有研究提示心理因素、食物和药物的应激事件行为因素等都可能与IBS患者产生内脏高敏感性有关,它们均可能对结肠感受和中枢神经的调控异常有一定的作用。
(2).IBS患者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异常IBS患者肠道黏膜的肥大细胞数量明显增加,肠道和中枢内5-HT水平明显增高。
(3).神经-情感通路异常异常的情绪活动、精神状态可通过CNS中的情感应激环路(包括皮层结构-边缘系统-蓝斑核-迷走背核-自主神经-ENS神经通路)使自主神经功能发生改变,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并影响内脏感知。另外,内脏感受器捕获的刺激信息由于内脏高敏感性等原因,在上传至CNS的过程中被放大,从而影响中枢神经的状态,改变患者的情绪反应。
(4).应激作用通路应激指机体受到内外源刺激后,产生适应性应答以维持内环境平衡稳定。但不适当的应激反应则会导致一系列问题,与IBS症状密切相关。CRF过度分泌是应激致IBS加剧的机制之一。应激激活HPA轴。HPA轴过度激活,可能导致IBS易感。
参考文献:
[1].李宁宁,方秀才.脑-肠轴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中的作用.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J]..22(2).-.
[2].赵兰兰,张玉.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大脑结构功能改变机制及其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J]..24(12).-.
[3].吴淑娟,潘建春.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研究进展.温州医科大学学报[J]..45(5).-.
[4].秦梦.肠易激综合征的脑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进展.中国医学影像技术[J]..32(12).-.
[5].田诗雨,吴子刚.肠易激综合征与应激关系的研究进展.国际消化病杂志[J]..34(2).-.
温馨提示:
本文由岐黄微苑工作人员搜集整理,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读完我们的文章,欢迎读者朋友们在留言板留言回复您的评论、读后感或不同观点,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让思想在这里碰撞,共同推动学术的创新!
编辑:王军平校对:杨燕、凌必时
喜欢就扫下面北京比较好的实惠的白癜风医院湖南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