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感冒或接受重要检查时突然胃疼,所以他们急需上厕所。但是如果你在这个时候出去或者参加一些重要的场合,这是令人担忧的。肠道起重要作用,最常见的表现是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发病率高(5~25%),易复发。这种疾病的发病机理仍不清楚,与许多因素有关。目前,人们认识到它与心理因素关系最为密切。无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去哪里,他们都必须先看看厕所的位置,这对他们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影响。在我国,患这种疾病的人数至少占10%。然而,人们对这种疾病的了解有限,甚至这种疾病的名字也很奇怪。大多数病人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是指临床综合征,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等表现。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症状,应排除器质性疾病或代谢异常。发病人群主要是年轻人和中年人。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
1.腹痛和腹胀大多数病人排便后腹痛和腹胀的症状可以缓解。一些患者在进食和情绪激动时容易出现腹痛和腹胀加重。腹痛和腹胀可以发生在腹部的任何部位,疼痛的性质和部位可以有很大的不同。2.腹泻
病人的主要表现是排便次数增加,呈糊状,并含有大量粘液。禁食后症状得到缓解,一些患者可能因进食而诱发,并伴有尿急感和排便不完全感。患者可能交替出现腹泻和便秘。
3.便秘
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燥,含水量少,呈球形和颗粒状,常伴有排便不完全。
4.上消化道症状
将近一半的患者有上消化道症状,如胃灼热、恶心和呕吐。
5.心理和精神状态有些肠外症状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和精神异常,如焦虑、抑郁、紧张等。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神经精神因素:
病人的病情和他的情绪有密切的关系。精神压力、焦虑和周围环境的刺激会导致患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诱发患者自主神经紊乱,并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饮食习惯:
长期食用生冷食物、辛辣食物和过量饮酒会导致疾病的发生肠道菌群失调。研究表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数量增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减少。
胃肠动力异常:
胃肠平滑肌细胞的自我调节可以影响胃肠动力。肠神经系统对肠动力具有负面调节作用,导致肠平滑肌细胞过度兴奋,导致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
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分类
腹泻型:稀便(糊状便)或水样便排便比例≥25%,且块状或硬便排便比例<25%。
便秘型:稀便(糊状便)或水样便排便比例25%,且块状或硬便排便比例≥25%。
混合型:稀便(糊状便)或水样便排便比例≥25%,且块状或硬便排便比例25%。
肠易激综合征不定型:粪便性质不符合上述任一标准。
注意: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重叠很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