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部分人一受凉,或者遇到重要考试,突然就会肚子好痛,急需找厕所去。可如果此时正出门在外或正出席一些重要场合,那可是让人着急不已。肠道耍起小性子,表现最多的是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高(5~25%)、易反复发作,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公认其与精神因素关联最为密切。
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人无论去到哪,都要先看一下厕所的位置,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我国患此病的人数至少10%,然而人们对此疾病认识有限,甚至对此疾病名称都很陌生,大部分患者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是指包括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其诊断主要基于患者的症状,并且需排除器质性疾病或代谢异常相关因素。发病人群主要为中青年人群,女性较男性更容易患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
1.腹痛和腹胀是肠易激综合征的主要症状,多数病人腹痛和腹胀症状可在排便后缓解,部分病人易在进食和情绪激动时出现腹痛腹胀加剧。腹痛和腹胀可发生于腹部任何部位,疼痛性质和部位可有较大的差异性。
2.腹泻患者主要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呈糊状,含大量黏液。禁食后症状缓解,部分患者可因进食诱发,且伴有急迫感和排便排不尽感。患者可有腹泻与便秘交替现象。
3.便秘主要表现为大便干结,含水量少,呈球状和颗粒状,常伴排便不尽感。
4.上消化道症状近半数患者有胃烧灼感、恶心、呕吐等上消化道症状。
5.肠外症状部分病人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异常表现,如焦虑、抑郁、紧张等。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
神经精神因素:
患者病情变化和其情绪变化有着密切的系。精神紧张,焦虑以及周围环境的刺激可引起患者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诱导患者植物神经紊乱,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
饮食习惯:
患者长期食用生冷、辛辣食物以及过多饮酒等均可以引起本疾病的发生。
肠道菌群失调:
研究表明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失调主要表现为大肠杆菌和肠球菌的数量增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数量减少。
胃肠动力异常:
胃肠道平滑肌细胞自律活动可影响胃肠道的运动,肠神经系统对肠道的运动产生负性调节作用,导致肠道平滑肌细胞过度兴奋从而引起腹痛或排便习惯改变。
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分型:
腹泻型:稀便(糊状便)或水样便排便比例≥25%,且块状或硬便排便比例<25%。
便秘型:稀便(糊状便)或水样便排便比例25%,且块状或硬便排便比例≥25%。
混合型:稀便(糊状便)或水样便排便比例≥25%,且块状或硬便排便比例25%。
肠易激综合征不定型:粪便性质不符合上述任一标准。
注意:功能性消化不良和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重叠很常见。
以上内容就是医院和大家分享的一些有关肠胃健康的知识,如果您需要了解更多相关知识可以北京治白癜风到哪家医院比较好治疗白癜风有好办法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