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上工医人之心身,下工治人之形身;上工治未病,下工治已病。”意思是,上等的医生重视医治人们的心灵、精神,使人的心灵纯洁,心合于道德,性(心、精神系统)命双修,这样,就能使身体键康,免除疾病的折磨,免受疾病的痛苦,并且实现终生无疾病,幸福人生;而普通的医生,在人患了病,才给人治疗,这样,人已经遭受了病患的痛苦,无论如何也无法挽回精神和躯体的创伤!可是,现实社会人们不明生命的真諦,不重视接受“上工”的精神治疗,而待自己病入膏肓时,才带上巨额的金票,去上演“人生的悲剧”!这,是人生最大的悲哀啊!
圣人老子的一段真言,我们应当从中受到启发:“救灾解难,不如防之为易;疗疾治病,不如备之为吉。今人见背,不务防之,而务救之;不务备之,而务药之。故有君者不能保社稷,有身者不能全寿命。是以圣人求福于未兆,绝祸于未有”(老子《说百病》)(意思是说:解救灾难,不如防患于未然更容易,疾病发作了再去医治,不如平时就积极防治为高明。现在有些人背道而行,不注重预防,不懂得预防疾病的道理,而一味的依赖药物治疗,——只注重医治形身疾病;忽略了医治心灵疾病,像这样,就是皇帝也不能保证国泰民安,一般人也难以长寿天年。
所以,贤哲的圣人求福是在还没有见到吉祥征兆之前,杜绝灾祸忧患是在它还没有露出端倪之先。”老子谆谆告诫后人:“为之于其未有也,治之于其未乱也。”(《老子·德道经》二十七章)当身国尚未染患疾病、尚未出现祸乱时,就要采取防备措施,杜绝灾祸的发生。所以,我们要想真正地实现健康长寿,终生无疾病,生活幸福,必须重视“治未病”,主动地去接受“上工”的“治心”——德化心灵。
那么这个“上工”是谁呢?我们何处去寻找“治人之心身”的“上工”呢?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古代大智慧者轩辕黄帝、老子等圣贤就是名副其实的“上工”!黄帝是修身得道大成的圣人帝王,《黄帝四经》、《黄帝内经》是内治身国、外治天下的法典。老子被誉为“东方哲人”,位列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老子《德道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哲学诗。
中华道德根文化是尊道贵德,修养道德,内治身国,外献社会,内成而外就的宝典,是自然大道的真经,是养生保命的绝学,是幸福的绝学。因此,主动与古人居、与圣贤谋,尊道贵德,实践道德,“修之身,其德乃真;修之家,其德有余;修之乡,其德乃长;修之邦,其德乃丰;修之天下,其德乃博。”(《德道经·第十七章·善观》)合于德,归于道,不仅能够健康心身,幸福终生,而且能够成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辉煌人生的伟大事业!所以,中华道德文化的推广与普及,对于改善大众健康、提高生命质量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赞赏
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