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斌 http://pf.39.net/bdfyy/bdfal/201217/8505680.html
按:
年,学校对已获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分设不同层面的准入条件和考核目标,实施以业绩为导向的“协议薪酬”制,构建“学术荣誉体系”。通过构建“学术荣誉体系”,学校实现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同台竞技、协同发展,助力拔“尖”人才与顶“尖”团队脱颖而出,打造拔尖人才引领、高峰人才涌现的人才高地,为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提供智力支撑与人才保障。
学校在中药学Ⅰ类高峰、中医学Ⅱ类高峰、中西医结合Ⅰ类高原学科的引进人才和本土人才中,首批共遴选出7名首席教授、24名讲席教授和36名特聘教授;在科技史Ⅰ类高原和中医传统基础学科中遴选文科资深教授1名、文科骨干教授5名。校报特辟专栏刊登,以期广大师生从专家们的成长经历中发现闪光点并有所受益。
刘慧荣,博士生导师,我校“学术荣誉体系”讲席教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党支部书记、针灸免疫研究室主任;第八届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上海市卫生系统第十五届“银蛇奖”一等奖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上海领军人才,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上海市卫生系统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兼任上海市针灸学会秘书长,中国针灸学会理事,中国针灸学会学术流派研究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曾获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标兵提名奖、医院校优秀青年等多项荣誉。
坚持梦想,不断前行
提到梦想,针灸梦是刘慧荣最大的梦。从中学就立志学习针灸的刘慧荣对中医针灸有着无比的热爱之情。填报高考志愿时,她的前几项志愿几医院校的针灸专业。自年考取我校针灸推拿专业研究生后,刘慧荣在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一待就是近20年。在这条追逐梦想的道路上,她凭借不懈的坚持与努力,从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成为上海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领域迄今唯一的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中医首个“银蛇奖”一等奖获得者……刘慧荣获得的这些奖项,在行业内都是极大的荣誉。对此,她自己却看得很淡,“中国青年科技奖给我提供了更多与不同行业的青年专家们一起交流的机会,让我的视野和思路都得到了拓展;中医首获‘银蛇奖’一等奖,更多的是对所有中医人的鼓舞。”
在以刘慧荣为人物原型创作的首届健康中国微视频大赛十佳微视频作品《我和我的针灸梦》中,她说“世界上能坚持走在自己梦想道路上的人们,最后一定能取得成功。”这是她对梦想的坚持、对成功的诠释,也体现了她今后继续努力前行的信念。
多年来,刘慧荣坚持从事针灸免疫和针灸治疗肠腑病症的临床与应用研究,积极开展针灸作用原理与应用规律研究,在针灸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肠易激综合征的技术及其生物学基础研究方面作出创新性贡献,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二完成人),第十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第一完成人)等省部级科技奖10项,获授权专利12项。她共发表论文余篇,SCI收录38篇;出版著作10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各级课题和人才计划项目24项,作为项目骨干参加2项国家“计划”项目,其中首次立项的灸法项目年验收获评优秀。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刘慧荣先后指导博士、硕士17名,被评为我校优秀研究生导师。她带教研究生注重因材施教、扬长补短。她认为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在本科阶段已大体完成,因此她着重培养研究生的针灸临床技能,尤其提倡在反复实践中提高科研能力。
她鼓励学生思为行先,在博观约取中积极思考;学会梳理资料,使团队与个人的学术成果得到充分展现。她还要求学术型研究生学会独立撰写标书,以此厘清科研思路、加强对实验设计的整体把握;善用现代技术提升中医理论水平,促进传统中医的现代解读及推广;大量阅读外文文献、撰写并修改外文文章以掌握国际动态,做中医药的国际传播者。
谈到对学生的要求,刘慧荣说自己并不期待他们把事情做得很完美,而是希望他们在力所能及的前提下,努力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凡事不到最后绝不要轻言放弃。此外,她更希望青年人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多留一点时间和精力去感受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使中国璀璨的瑰宝得到更好的传承。
仁心仁术,回报社会
“平凡针灸医生,普通科技工作者”,这便是刘慧荣给自己的定位。“祖国和社会培养了我,给予了我很多,而我仅仅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一份爱心回馈社会,希望自己能够做得更多、做得更好!”刘慧荣心怀感恩,积极投入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服务,深入西部地区、革命老区为医务人员开展专业讲座,与基层女科技工作者交流;赴中学作科普报告,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科研心得激励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凭借专业优势为基层百姓义诊;为西藏、新疆地区捐赠电磁针灸治疗仪及中成药;进行慈善募捐,服务边远贫困农村地区……
在做好本职工作、沿着专业道路不断前进的同时,她以仁心仁术奉献社会,高尚的医德和一心为民的热忱使其获得了“年度女科技工作者社会服务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