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她的不是性侵,是母亲

北京哪里治疗白癜风最给力 http://m.39.net/pf/bdfyy/

我们永远无法阻止坏人的滋长,只能在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保护好自己身边的人,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如何才能不被坏人带着跑,如何有自己的思考。

震惊之余,全是心痛。

我是在接妹妹放学的时候,看到这一幕的。妹妹今年8岁,小学三年级,当时她跟一群孩子在操场上,一边跑一边闹,书包扔在一边,满头都是汗。

我刚想叫她,就看到她旁边的一位小女孩,被一个男生紧紧抱着,而且那个男生的手,在胸部那里摸来摸去,可小女孩面目表情的站在那,我当场就吓傻了!

大喊了一声妹妹的名字,他们齐刷刷朝学校门口看过来,那个男孩松开了手,妹妹朝我跑来,但我呆在哪里,始终没走。

我在等那个男孩,我想问他,为什么他要怎么做。

但他没有给我这个机会,他大概知道我一直怒气冲冲的看着他,所以一溜烟跑走了,我拉着妹妹的手愤愤的往家走,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我原以为我有点敏感了。有时候以成年人的角度放大问题的严重性,反而亵渎了童年的天真,但这次我是对的。

因为我问妹妹:“为什么你们一起玩的那个小男孩,要抱你的女同学呀?”

她说:“那个男生很凶的,不让抱就会打她,她胆子很小的,经常哭,还有同学嘲笑她,说她没有妈妈...”

这下好了,一盆凉水,从头到脚,我气到连嘴唇都在抖了,但还是要强装镇定,我问她:“那他有没有抱过你?”

她想了一下说,“没有,我跟他说,你要抱我我就让我姐姐到学校来打你,姐姐你之前说会保护我的,是不是?”

我点点头,紧紧的拉着她的手,一分钟都不敢再松开。

到家以后,我一直不能平静,脑海里一直浮现出那个面无表情被人摸胸的小女孩,以及那个嚣张跋扈的男同学。

很明显,女生不是第一次被欺负了,男孩更不是。

那么为什么,女生看起来那么无所谓呢?或许她曾经反抗过,但是被打了,于是就怕了,怯弱了退缩了,于是慢慢的就习惯了。甚至自我麻痹,告诉自己,这是正常的,这只是他爱我的方式。

不懂得反抗是最悲哀的吗?不,最悲哀的是孩子习惯了。

七八岁的孩子,尚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不懂何为“爱”,何为“性”,只是在电视里看到过,或者目睹过爸爸妈妈的亲昵,就在心里种下了一颗种子,去盲目模仿,盲目伤害。

伤害者无人制止,于是越发猖狂;受害者无处诉说,于是习以为常。

这才是最大的悲哀不是吗?一方面为是孩子性教育的缺失感到悲哀,一方面为人性的扭曲感到心寒。

每一个熊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无可救药的熊家长,熊家长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不作为或错误的作为会将孩子引到怎样的道路上,直到有一天,孩子酿成大祸,性格扭曲,走上不归路。

那么这究竟是孩子的悲哀?还是家庭教育的悲哀?

这背后反映的不只是孩子个人的成长问题,更是关乎到整个社会的发展是否畸形。一方面,今日对孩子的不正当教育,就是在帮他打开犯罪的大门;另一方面,性教育的缺失对孩子造成的伤害,一生都无法补救。

曾经有读者跟我讲过这样一件故事,一直留在我的脑海中。

她0岁那年,曾经被自己的堂哥性侵过,被一把摁在床上动弹不得,她一边哭一遍大叫着求绕,但力气比他大几倍的男生,始终没有心软。

后来堂哥的妈妈回来了,及时阻止了。

那个她曾经十分敬爱的伯母,一遍帮她擦眼泪,一遍温柔的说:“别哭,哥哥跟你闹着玩呢,答应伯母,不要告诉爸爸妈妈好吗?伯母等下好好凑他一顿,为你出气。”

她不听,哭着跑开,到家以后,跟妈妈说:“哥哥把我压在床上,脱我的衣服,我不同意,他还打我。”

她以为妈妈会为她出气,会相信她,但她错了,因为她的妈妈一巴掌打在了她的脸色,恶狠狠的说:“小孩子不要瞎讲,小小年纪怎么那么不要脸?以后再瞎讲就打死你,丢不丢人。”

她很委屈,越委屈哭的越大声,越大声被打的越疼。但她不怕,她说那时候,她觉得自己死了反倒解脱了。

我被惊的说不出话来,那个含泪求绕在床上挣扎的女孩,就好像在我的面前。那么的无助,那么的绝望,而我除了心疼,什么都做不了。

她的母亲枉为母亲,她是不值得原谅的。

她没有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反倒在孩子形成自我保护的意识时,连根拔起。这不仅是孩子性教育缺失的体现,更是低层次家庭教育的悲哀。

如今,事情过去十多年了,堂哥早已娶妻生子,而她也早已远离家乡。一切都是岁月静好的模样,但表面有多平静,内心深处的恨意就有多疯狂。她说她说服不了自己,那是无论岁月多漫长,都无法痊愈的伤。

我没有结婚,没有孩子,没有任何当妈的经验,但我深知,身为女孩,一次猥亵或者性侵,会对以后的人生造成多大的伤害。

前面说到的读者只是茫茫人海中的其中一位,类似的事例数不胜数,无论是爆出的新闻,还是拍出的电影,都能带给我们不同的警醒。

但是能爆出的是新闻,没有被爆出的呢?

那个被男同学抱着摸胸的小女孩,或许曾经反抗过,但是被打了以后,就怯弱了,习惯了,甚至觉得是正常的。

或许从小到大,都没有人告诉她,这样是不好的,一定要拒绝。没有人在她心里种下一颗叫做“自我保护”的种子,跟她说女孩子一定要勇敢,勇敢的把那只伸向她的恶魔的手,及时的推开。

我们永远无法阻止坏人的滋长,只能在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保护好自己身边的人,我们可以告诉孩子,如何才能不被坏人带着跑,如何有自己的思考。

我们是孩子最信任的人,我们要做的不能只是为她赤手空拳打天下,更应该引导她,如何去建立自己内心的天下。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朵未曾被侵染的花骨朵,她不知道世界是怎么样的,不懂得分辨丑恶,对她来说,给她糖吃的那个人,就是美好的。但作为大人,我们知道糖果的背后,或许是谎言和欺骗,这个时候,我们不能告诉她糖果不好,因为这是她内心本有的纯真,但我们可以告诉她,不是所有人的糖果都可以吃,有句话叫做:无功不受禄。

孩子,我为什么不让那个男同学抱你?因为我想让你知道自我保护的重要。

现在你不懂,甚至会怪我,但没关系,你长大以后就会懂,我这一刻的阻止,将会如何换回你未来心理的健康和性格的明朗。

作者:仲念念

ID:zhongniannian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上下滑动延伸阅读-

成年人的世界,什么情绪什么命

千万别做情绪的奴隶。

否则,它会让你陷入万劫不复的困境。

(アゲイン-横山克)

你容易发脾气吗?

也许你会一笑置之,毕竟都是成年人了,谁会动不动发脾气?

那如果再抛一个问题给你:

你最近一次陷入不安、焦虑、紧张、担忧……等糟心的情绪,是在什么时候?

很多人,马上哑口无言。

因为一地鸡毛的生活,因为焦虑无处不在的工作,因为高强度的学习……

似乎,坏情绪如影随形。

以至于有人说,成年人的世界,不快乐的天数总比快乐的天数多。

情绪有多糟糕,身体就有多糟糕。

据统计,目前与情绪有关的病已达到多种。

在所有患病人群中,百分之七十都和情绪有关。

不管这是不是真的,但不可否认的是:

糟糕的情绪,对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极大的影响。

前段时间,我有一个朋友因为频繁肚子疼,去医院挂号照了一下肠胃镜。

得到的诊断是:糜烂出血性胃炎。

我朋友很好奇地询问了医生原因。

他三餐规律,饮食也清淡,怎么肠胃就出问题了。

医生反问他说:“你最近压力是不是很大?”

朋友犹豫了一下,点了点头。

因为在赶一个很重要的项目,不容许出丝毫差错,精神紧绷着。

有几晚,焦虑得睡不着觉。

似乎早有料到,医生认真地说:

“很多毛病,都是精神太过焦虑导致的。

年轻人,还是得懂得自我调节一下。”

后面那位医生还说道:

“消化型溃疡、肠易激综合征与紧张、压抑有关。

比如说很多学生,一到考试就会腹痛拉肚子,就是因为情绪太紧张。

而一些易生气和易动怒的人,相对于常人来说患冠心病、高血压的风险会更高一些。”

有人开玩笑说,成年人的情绪就像南国六七月的梅雨时节。

阴雨绵绵,偶尔才明媚一下,扫扫阴霾。

仿佛陷入糟心的情绪,成为一种常态。

其实,再如何养生都不如一个好心态。

我看见过抽烟、喝酒、吃火锅,活到百岁的。

却从没听说谁整天哀怨忧愁,可以到期颐之年的。

山岗不惧清风拂,大海不忧江河截。

不为外物所惧,不为外物所忧,自己的情绪自己控制。

懂得看得开,学会放得下,安放好情绪,就是对健康最有用的疗效药。

情绪有多糟糕,生活就有多糟糕。

我一直很喜欢泰戈尔的一句话:

“如果你因错过月亮而流泪时,那么你也将错过群星。”

人生就是如此,即使有悲伤、遗憾和苦恼也不要过多停留,要向前看。

一味沉浸在坏情绪中,只会让我们继续错失前方的风景。

刚进公司时,我听到同事谈论到一件事。

之前,公司来了一位姑娘,主管很看好她,一直花心思地去培养她。

这位姑娘也不负她所望,工作都处理得妥妥当当。

但有一次上班,她在电话里跟男友吵起来,满脸泪痕地跑出去,消失了两个小时。

主管也蛮体谅她,觉得可能是情侣之间吵得很厉害,并没有责怪她。

但作为主管,还是提醒她,不要把感情上的情绪带到工作中。

可没想到,直到一次重要的项目,她因为感情的小情绪再度抛下工作。

等回来工作时,仍然满面愁容。

主管也心灰意冷,劝退她时发了一条消息说:

我们都是成年人,不能再由情绪控制自己了。

在生活中总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不可避免地产生情绪。

但若是一味地恹恹不欢,没法从悲伤的境地中走出来。

那么,只会让生活变得越来越糟。

不知你是否会这样的经历:

因为工作不顺心导致情绪低落,与朋友相处时不理不搭,导致朋友颇为不满。

等回家后也没给妻子好颜色看,一晚上都处于冷战状态……

坏情绪不断地被放大,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受到影响,陷入恶性循环中。

这个世界就是这样:

如果你待它温柔,世界也会馈赠你温柔。

如果你对它示以愤懑,世界也会如数奉还。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不要把今天的坏情绪带到明天。

没有什么坎是跨不过去的,没有什么痛苦是无止境的。

给自己开启一扇门,走出去,把阴霾抛在后面。

也许你就会明白《美丽人生》说的那句话:

“风景这么美,鸽子到处飞。”

能控制情绪,方能控制人生。

其实,情绪的产生没法避免,也没法戒掉。

我们更多的要学会如何去疏通情绪,调整自己。

就如自传书《荒野求生》里说的:

“有时候,负面情绪会突然排山倒海地汹涌而至,似乎要把你湮灭。

千万不要试图阻挡这些情绪,这样反而让你备受煎熬。

正确的做法是,坦然接受这些情绪所携带的能量,利用它来强化求生的决心。”

常说控制情绪,方能控制人生。

若是任由坏情绪酝酿发酵,既伤身又影响生活。

想要成为情绪的主人,不如从以下这三方面试着让自己战胜情绪。

努力在当下

王小波的话一针见血:

“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如果足够优秀了,自然能笑看花开花落,淡看云卷云舒。

有人说,厉害的人通常都是不喜怒于形色的人。

的确有道理。

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能力驾驭自己的生活,有信心去面对生活中的一切突如其来的变化。

自己的优秀就是自己最大的底气,遇到任何事都可以风轻云淡,不忧不惧。

所以当我们焦虑、烦恼和发怒时,就静下心好好努力。

当以后再面对同样的问题时,就能游刃有余地解决了。

有自己的兴趣爱好

人活一世,总得有赖以依存的事情。

每个人心中自有静水流深的情感,即使再坚强,也需要倾泻。

有的人酣畅淋漓地跑个5公里,就可以把心中的郁结消散大半。

有的人腾出一段时间,让音乐冲刷自己的悲伤。

疏通情绪,调整心态的办法因人而异。

但无非就是做自己喜欢的事,看自己想看的风景。

无论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

有自己的兴趣,可供自己玩娱和栖息,不至于钻进坏情绪里不可自拔。

调整好心态

这是最重要的一点。

有人居陋巷也能安贫乐道,有人住高楼仍忧心忡忡。

有的处穷山僻壤亦可以享受恬淡闲适,有的人居山清水秀之地却怨声载道。

曾看到一个故事。

一位前辈带新人去见客户,因为合同的问题,被嚣张跋扈的客户指着鼻子骂。

会议结束后,新人愤愤不平。

但前辈哼着小曲约吃晚饭,似乎谈判破裂的事一点都影响不到他。

新人摇了摇头说:

“算了,气得没胃口吃饭。前辈你咋就一点都不在意?”

前辈说笑呵呵地说:

“为什么要让他决定我们的行为,再说这种客户不要也罢,避免以后出现更多问题。”

虽说,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但调整一下心态,很多坏情绪都会消弭于无形。

《一生的资本》里有一句话颇为激励人心:

“任何时候,一个人都不应该做自己情绪的奴隶。

不应该使一切行动都受制于自己的情绪,而应该反过来控制情绪。

无论情况多么糟糕,你应该努力去支配你的环境,把自己从黑暗中拯救出来。”

遇到烂人、烂事,别纠缠。

生命每一刻都是美好的,不要为不值得的人发怒生气。

遇到再大的问题也别慌乱,遇山开山,遇水架桥,人生没有绝望之境。

世界以痛吻我,我报之以歌。

人来世上走一遭,就应活得洒脱自在,不应被情绪所裹挟。

窗外有阳光雨露,身边有心上人,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糟。

若妥善安放好情绪,目之所及都是温情。

每一个情绪稳定的人背后,都是高情商和大格局

情绪,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我们要学会和自己的情绪相处,了解和管理好自己的情绪。高情商者,善于了解和管理情绪,低情商者,往往为情绪所控。不仅个体有情商,组织也有情商。高情商组织,氛围好、战斗力强、效率高,当然,组织是否高情商,决定于组织的领导者。要提升组织情商,关键在于发展企业家和核心管理者的领导力。

在朋友圈看到这样一个故事:

湖畔大学学员向阿里巴巴永久合伙人蔡崇信提问:过去这么多年,最让你难过的事情是什么?

他的回答大意是:你是问难过的事情,还是难处理的?好像没什么难过的事,倒是经历了一些难处理的事……

仔细琢磨这句话:没有难过的,没有抱怨的,所有的事情,如果发生了,只是冷静地面对,最多是难处理而已,不会有太大的情绪起伏。

正如稻盛和夫所说:成功不要无谓的情绪。阿里巴巴能如此成功,蔡崇信是马云感谢的第一人,他如此冷静成熟的性格,让人震撼。

一个人最大的本事,是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深以为然。

危机时刻的情绪控制能力

是一个人的顶级实力

今日头条创始人张一鸣身上,有一种类似于“机器人”般的理性和克制。

据张一鸣的室友梁汝波说,从上大学到现在,他从来没见过张一鸣有打鸡血的状态,“不过分兴奋,也不过分沮丧”,他的情绪只在这两条线之间波动。哪怕是遇到不舒服的事情,张一鸣也很克制,很难从他身上看出消极情绪。

大学时期,张一鸣去帮一个女同乡修电脑,回来后兴奋地告诉梁汝波,他看上了那宿舍的一个女孩,决定要追。接着又去修了几次电脑,和女孩聊BBS后约出来表白,结果张一鸣被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女孩“连好人卡都没发”。

「就感觉这件事跟你说了一下而已,然后你有不同意见,我们接着来,用现在的话来说也挺奇葩的」。梁汝波本想安慰张一鸣,但张一鸣反而觉得无所谓。

印象更深的是年,今日头条确认获得亿美元C轮融资后,有媒体起诉头条侵犯版权,《新京报》也发表社论跟进。一时之间,侵权问题被推向舆论顶峰。

张一鸣告诉《人物》杂志,当自己在公司高管群里看到《新京报》的社论时,「第一反应是委屈。你看我这边给你在带流量,我也没有赚你们什么钱,未来你们需要的话,大家可以谈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解决。」

于是他主动找到“极客公园”创始人张鹏,希望传统媒体出身的张鹏,能帮自己解答疑惑。

其实当时张一鸣内心有不少情绪,但据梁汝波回忆,张一鸣表面上看不出有什么情绪波动,他只是“迅速召集全公司能帮的上忙的人开会,商量谁可以做些什么”。并且在纷争之后,张一鸣开始深度学习,了解版权相关的事宜。

接触过张一鸣的人,都觉得他太理性,高兴和沮丧都不轻易示人。一些跟随他多年的下属和同事甚至认为,这位80后CEO多少有些「缺乏情趣」。

著名产品人梁宁曾说:情绪,是一个人的底层操作系统。驱动一个人的,正是他的情绪,他的底层操作系统。

面对危机时刻的情绪控制能力,是一个人的顶级实力。情绪稳定的背后,是实力,也是格局。

真正优秀的人

早已戒掉了情绪

前几天,和一个创业3年的学姐吃饭,席间我问她: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员工?她说:情绪稳定的。

我很诧异:能力、态度这些居然不是首要衡量因素?学姐不否认,同时讲了一个故事:

去年有一个2大学的女生来应聘,业务能力很强,唯独有一点不太满意:女生提到上家公司时,一直在抱怨。但考虑到女生的业务水平,学姐最终还是把她留下了。

刚开始,女孩确实表现出了不错的业务能力。但渐渐地,大家开始和她保持距离了,她的工作产出也变得不稳定。

学姐找到部门负责人了解情况,这才知道,自己担心的问题还是发生了。这个女孩时不时地会和其他同事抱怨,抱怨公司,抱怨领导,抱怨客户,对小事很敏感,容易陷入各种情绪中,也就不可避免地影响了工作效率。

比如,她打印文档的时候,同事让她顺便多打印一份,她就觉得这不是自己分内的工作而多次提起;她在会议上提了一个建议没有被采纳,而同事的建议被采纳了,她在执行时就有点敷衍……

听到这里,我忍不住问:那后来呢?你把她开除了?

学姐笑着摇头说:我不但没开除她,前不久还给她加薪了。

其实她的能力是有目共睹的,我不忍心看她因为情绪问题而影响未来的职业发展,所以我及时指出了她的问题。而她也意识到了情绪问题带来的困扰,自己去读了不少情绪管理的书。从那以后,很少听到她抱怨什么,慢慢就成为部门的骨干员工了。

聊天最后,学姐给我提了一个建议:不要和经常带有负面情绪的人,走得太近。

情绪是最容易传染的。领导的情绪会传染给员工,员工的情绪会传染给客户,客户的情绪会反过来传染领导和员工。没有收拾残局的能力,就不要让情绪影响自己。有时候,阻碍我们的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我们的情绪问题。

真正优秀的人,早已戒掉了情绪。因为情绪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而戒掉情绪,减少精力消耗,聚焦工作和生活,才是你最应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zz/490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