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方验方来了肠道易激综合征方

党参、黄芪各10~15g,白术、延胡索、茯苓、陈皮、防风、仙茅、姜炭、补骨脂各10~12g,木香、炙甘草各6~10g。

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2~3次口服,每日1剂。5剂为1个疗程。

若口干欲饮者,加白茅根、山药、乌梅、山楂炭各10g;若腹胀、腹痛显著者,加小茴香、香附各6~10g;若大便次数多或呈水样便者,加赤石脂、石榴皮、大黄炭各10~15g;若肛门滞重,排便后仍有便意者,加枳实、陈皮各10~15g。

肠易激综合征

太子参、怀山药、焦白术、茯苓各15~20g,生黄芪25~30g,柴胡、升麻、陈皮、秦艽、煨诃子、萆薢、补骨脂各10~12g,砂仁、生甘草各5~6g。

将上药水煎3次后合并药液,分早、中、晚3次口服。每日1剂。1周为1个疗程。

若血虚者,加当归身、枸杞子、何首乌各10~15g;若气虚甚者,黄芪增至50~60g;若阳虚甚者,加制附片、肉桂、炮姜各3~5g;若腹痛甚者,加延胡索10~15g,白芍30~50g,广木香6~8g;若腹泻不止者,加石榴皮、乌梅各10~15g。

肠易激综合征

生黄芪、党参、白芍药各20~30g,怀山药、炒白术、茯苓、仙茅、汉防己、炮姜炭、补骨脂、防风炭各10~12g,木香、枳壳、陈皮、炙甘草各6~8g。

将上药水煎,每日1剂,分3~4次口服。5剂为1个疗程。

若腹胀腹痛甚者,加延胡索、小茴香、香附各8~10g。

肠易激综合征

黄连、肉桂、干姜各3g,防风、六曲各10g,白芍20g,黄芩、木香、生甘草各6g,菟丝子、大熟地各12g,白术15g。

研为细粉,1日3次餐前服,每次15克。1个月为1个疗程。停用其他药。禁生冷辛辣品。

肠易激综合征

莲子肉20g,五味子、甘松、白芍各12g,合欢花15g,炙甘草9g。

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

肠易激综合征

灵芝30克,钩藤15克,柴胡10克,酒白芍15克,当归6克,茯苓15克,炒防风10克,陈皮10克,炒川连3克

每日一剂,水煎两次,分早晚两次温服。

心神失宁、肝郁脾虚型肠易激综合征

肝气偏旺者加广郁金15克,佛手片10克;脾气偏虚者加炒党参10克,炒苡仁15克;腹痛甚者加芍药至30克,炙甘草10克;腹胀甚者加腊梅花10克,川朴花6克;腹泻甚者加炒升麻6克,煨玉果8克。

陈皮10g、白芍15g、白术30g、防风10g、薏米仁20g、淮山10g、莲子10g、扁豆20g、桔梗5g、砂仁5g、合欢皮10g、诃子5g。

抑肝扶脾,祛湿止泻。

方中白术健脾燥湿和中,治上虚为君药;白芍养血柔肝,使肝气条达,缓急止痛,抑肝扶脾,兼益脾阳为臣药;陈皮利气开胃,炒香则加强燥湿醒脾之效,助白术加强脾胃功能;防风散肝郁,醒脾气,升阳散风,是脾经药,即引诸药入肝,助术芍健脾舒肝,又可清阳止泻;莲子、淮山、扁豆补脾渗湿;薏米仁理脾渗湿;桔梗升气宣肺,肺气载药上行,以使药达全身;合欢皮畅郁舒肝;诃子收涩止泻;砂仁醒脾和胃气。诸药合用共奏抑肝扶脾,祛湿止泻之功。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痛泻要方具有松弛胃肠平滑肌,抑制胃酸分泌,抗溃疡等作用。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该病表现为腹痛或腹部不适、肠鸣、泄泻,每因情志不畅或进食油腻而发,泻后痛减,偶伴胸闷胁胀,神疲乏力,纳差,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

腹胀腹痛甚者加厚朴5g、枳实10g;胃中嘈杂吞酸者加黄连10g、吴茱萸3g;胸胁胀满者加柴胡10g、川楝子10g、青皮5g、香附10g;脾虚食少者加党参10g、麦芽15g;口燥咽干者加黄精10g、天花粉15g;夹湿明显者加黄连3g、苍术10g、藿香5g;久泻反复发作者加乌梅3g、升麻5g;水湿下注加茯苓10g、车前子15g。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相当于祖国医学“泄泻”“注下”“腹痛”范畴,其病因有感受外邪、饮食所伤、情志失调等,基本病机为脾虚与湿盛,其中肝气不舒、横逆犯脾、脾失健运是重要病因病机。疏肝健脾方源于名方痛泻要方,出自明·《景岳全书》,本方原名白术芍药散,因其为”治痛泻要方”,故后人皆称之为痛泻要方,主治肝旺脾虚之痛泻。

党参10g,炒白术15g,苍术10g,白芍10g,陈皮10g,五味子10g,肉桂5g,炮姜10g,黄连5g,甘草5g

每日1剂,水煎服。

疏肝缓急,健脾燥湿,温阳补肾

方中白芍、陈皮、五味子疏肝解郁、缓急止痛;党参、白术、苍术、甘草益气健脾、燥湿止泻,补而不腻;肉桂、炮姜温补肾阳,益火之源;黄连调胃厚肠,与温热之肉桂、炮姜寒热并用,相得益彰。

肠易激综合征、腹痛腹泻经久不愈。溏便、黏液便甚或水样便,紧张易发,遇寒加重。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弦。

情志不舒,肝郁明显者,加柴胡10g、牡蛎15g;神疲乏力,脾虚明显者,加黄芪10g、山药10g;苔腻湿重者加姜半夏10g、茯苓10g;气滞腹胀者,加木香6g、乌药10g;舌黯脉络瘀阻者,加当归10g、川芎10g;舌苔薄黄夹热者,加败酱草10g;形寒肢冷阳虚明显者,加制附片10g。

肠易激综合征属腹痛、泻泄范畴。与肝郁、脾虚、肾阳不足有关。其中脾虚是基础、肝郁是发病的条件,肾虚是迁延不愈的根本。本方采用肝、脾、肾同调之法。

??温馨提醒:中医治病讲究辩证论治,该







































鏈夋不濂界櫧鐧滈鐨勬偅鑰呭悧
鐧芥椋庣梾浼犳煋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zz/4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