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成立最早的白癜风医院 http://disease.39.net/yldt/bjzkbdfyy/6122080.html
解答专家/医院结直肠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 陈功
Q:我大便不成形近一年时间了,每天早上大便短细变扁,最后成糊渣稀状,曾于今年二月和医院医院医院进行肠镜检查,前一次由于疼痛中途放弃,后一次诊断为全大肠粘模未见异常,2、痔,在一年里,有两三次大便带鲜血在便表面上,现在每天的大便也是上述情况,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做,请问陈功医师,我这个症状是痔疮还是潜在的肠患者?
A:您是否有痔疮,因为我没有给您检查过身体,无法判断。另外,您问到的“潜在的肠患者”我猜测您是担心自己是否是潜在的肠癌患者对吧?按我的专业理解,您现在患肠癌的概率几乎没有,大可放心。因为发现肠癌最重要的检查手段是肠镜,而您在今年(年)2月和4月分别在市医院做过肠镜检查,遗漏的可能性几乎没有。
而绝大多数的肠癌,都是从息肉恶变过来的,一般来说都需要数年不等,而您最近才做了肠镜检查,医院的检查均未提示有息肉存在,理论上来说,下一次肠镜检查我建议您可以在5年后进行,当然这是指没有特殊肠道症状的情况下,医生也还要根据您的家族是否有人患大肠肿瘤来决定这个检查的时间间隔。您问题里所描述的症状,其实很多疾病都会引起的,或者就是一个单纯的习惯改变,建议可以去消化专科咨询。
Q:我48岁,女,去年底发现结肠癌二期(没有发现转移)后来做了手术切除,医生建议口服卡培他滨化疗方案,现在化疗一个疗程结束了,因为化疗后手脚颜色变黑、人比较容易疲劳胃口差,我还有糖尿病10多年,现在下一步治疗应该怎么办?生活方面要怎样注意才能不复发?
A:II期结肠癌算老百姓眼里的早中期吧,你使用了口服卡培他滨的化疗方案后,手脚变黑是这个药物特有的副作用。首先,您不必过分紧张和担心,这是一个正常的药物反应,一般来说,您的脸也会变黑、尤其眼眶周围、嘴唇周围是最明显,这个我们叫做“手足皮肤反应”。
其次,这种反应可能还会进一步加重和扩展到其他部位,如果仅仅是目前这种颜色变黑,在专业上分为I度反应,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需要暂停化疗。
下一步可能的变化最常见的会是手掌、脚掌的皮肤干燥、开裂、蜕皮,但还不至于影响生活,此时是II度,此时应该擦润手霜、润肤露,就是普通的护肤产品比如凡士林即可;再严重点会起水泡、指/趾甲脱落、局部有疼痛感觉,尤其在长时间站立和行走后更明显,已经部分影响到平时的生活、行走,此时为III度,建议首先暂停化疗。
此外,保持手、足的局部干燥和卫生,尽量少走动,减少对足底的压迫,如果在家休息,建议不穿袜子,完全将双脚暴露,尤其是脚趾之间;局部继续使用润肤膏,可以使用皮炎平软膏等。对于皮肤的水泡,可以在局部消毒后用针刺破;暂停化疗后一般等III度皮肤反应缓解为I度或II度再重新开始,这个时间一般1-2周。
再次化疗后如果还是出现III度的反应,可能需要减少化疗的药物剂量,此时应该详细向您的化疗主治医师咨询。您现在是第一个疗程化疗,很快要去就诊您的化疗主治医师,应该将这些反应详细汇报给医生以便获得专业指导。
另外要注意的是,您有糖尿病,也会引起手脚的皮肤改变,可能会和化疗的副作用有些叠加。您问题里提到的胃口差这些现象算化疗的一个副作用,建议你要告诉医生,然后从专业上得到一些治疗。
Q:我45岁,身体健康,想咨询下一般多少岁开始体检需要增加肠镜项目?平均多少年需要照一次肠镜?听说肠镜比较痛,是不是选择麻醉的比不麻醉的更好?
A:建议您现在可以考虑肠癌筛查了。因为通过肠癌筛查除了能更早期的发现肠癌,最重要的还是发现肠癌的癌前病变——息肉,并通过肠镜进行切除,这样就不会发展成为癌了。
为何建议您现在就开始筛查呢?原因如下:第一,肠癌是个常见病,发病率越来越高,一个成年人患肠癌的风险也越来越高。第二,与肠癌的中位发病年龄有关。我国目前的肠癌中位发病年龄大约60-65岁。绝大多数肠癌都是息肉恶变过来,息肉恶变的时间数年不等,一个息肉的发生也需要数年时间不等,因此,一般把普通健康人群的开始筛查时间定为比肠癌中位发病年龄提早15-20年。
当然,开始筛查的时间还要结合以下一些因素:1.家族里是否肠癌和肠息肉病史;2.自己是否存在一些肠癌相关的症状和表现。
Q:55岁,男,我每次吃完早餐后就要大便,特别急没办法忍的那种,另外如果吃饭吃太饱就要上厕所拉,很急,拉时有点痛但没有血,十年前得过痔疮出过血,医院肛肠科看医生说是肛裂了,十点处有内痔,还有外痔,治疗一段时间好了,是不是长了痔疮的人比较容易长肠癌?要怎样做才比较好?
A:您描述的症状比较像“肠易激综合征”,医院的消化科就诊咨询,相信到时也会进行肠镜检查,是否有肿瘤也可以一目了然。痔疮与肠癌在发生上是没有一点因果关系的,只是因为这两个病都会有大便带血,尤其是直肠癌,因此,部分肠癌在开始时容易被误诊为痔疮。由于痔疮的发病率很高,因此,肠癌和痔疮很可能会同时并存,因此,我们建议任何诊断痔疮的成年人,均应考虑排除肠癌。
Q:患了肠癌最容易转移到哪里?可不可以不做手术?因为我姨妈是肠癌死的,我妈妈78岁了,这几年她常常大便有鲜血,有时拉不出,有时吃些地瓜香蕉又会拉肚子,贫血,因为脸色很黄,总是头晕,人很瘦。她听说如果有肠癌会切掉屁眼就不能正常拉屎,因医院做肠镜,另外是不是肠癌手术很贵?大约要多少钱?是不是家里有人有肠癌会遗传给子女?
A: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分别是:肝脏、肺,身体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腹腔内的腹膜、卵巢、骨等也会发生转移,但脑转移相对较少。
肠癌的遗传性在所有癌症中比较明显,因为您的姨妈是肠癌患者,你妈妈作为她的一级亲属,患肠癌的风险当然比没有家族史的正常人要高,因此,对于有肠癌家族史的健康人来说,更要及早进行相关检查或筛查。
您描述的您母亲这些表现,对于一个健康人来说肯定是不正常的现象,但也不一定就是肠癌,唯一的办法就是去接受肠镜检查,她今年78岁,就算没有家族史,有了这些表现,也应该接受一次肠镜检查了,不能因为害怕结果而不去检查,这样万一有问题只会拖延、耽误了病情。可以选择无痛肠镜检查,不会那么痛苦。您本人属于您姨妈的二等亲属,也应该早些接受肠癌筛查,如果您年满40岁了,建议近期应该开始筛查。
关于肠癌的遗传性,包括两个概念,一是患有遗传性肠癌,需要伴有特定的基因突变,主要是两类,由于APC基因突变导致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P),该类患者如不接受手术治疗,40岁以后几乎%癌变,FAP的遗传性也是最强的,一级亲属几乎%会患病;另外一类强遗传性肠癌是伴有MMR基因突变的林奇综合征,一级亲属的患病率也很高,但没有FAP这么高。肠癌遗传的另外一个概念就是没有上述基因突变,但容易在同一个家族里出现的肠癌,业界称之为“家族性肠癌X型”,这类肠癌的遗传性就更要比上述两类的遗传性肠癌要低,但可能高于普通没有家族史的人群。
Q:我50岁,我从大学时就长痔疮,大便干或者喝点酒就容易大便后出血,塞些药和抹些马应龙或者太宁栓就会好,医生说我内外痔都有,另外很容易拉肚子,有时一天拉三次,吃多也会拉,特别是吃水果或是寒凉的东西比如冷饮就很快拉,吃辣椒和油一点的菜也会拉肚子,但是吃两天黄连素就会好。中医说我脾胃弱,不能吃冷的食物,像我这种体质的人是不是很容易长肠癌?要怎么样注意或者是做什么检查?
A:请参考问题4的回答。另外关于哪些人的体质容易生肠癌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专业里说的肠癌的高危人群:1.有肠癌家族史的人群,其中又数遗传性肠癌的家系成员风险最高,详细参考问题5的回答;2.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经久不愈;3.有大肠息肉的人群;4.曾经患过大肠癌的患者,剩余的大肠也容易再生另外一个癌;5.某些饮食特征、生活习惯被认为与肠癌的发生有一定关系:高脂高蛋白饮食,尤其是动物红肉类吃得过多,是一个危险因素;运动少、肥胖或体重超标也是一个危险因素。
整理/羊城晚报记者陈映平通讯员黄金娟
欢迎转载,注明出处!
(责编:余燕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