鳗鱼肝胆综合症危害大,养殖中如何有效预防

在鳗鱼养殖中,肝胆健康状况对鳗鱼的养殖影响很大,肝胆综合症也是鳗鱼养殖的常见病害,会导致鳗鱼摄食能力差、生长慢、死亡等情况的发生。

造成鳗鱼肝胆病的原因

分为以下几种

01

细菌性疾病一般都会引起鳗鱼肝胆病变,如赤鳍病、爱德华氏菌病、弧菌病、红头病、肠炎病、鳃霉病。病变症状表现为:肝脏贫血、出血呈苍白色或黄色或淤血红褐色、肿大。胆囊硬化肿大或萎缩变白,鳗鱼运动异常,摄食能力差,易死亡。此类病变与致病菌的致病力和鱼体抵抗力密切相关。

02

药物药害引起鳗鱼肝胆病变。在鳗鱼养殖中,因鳗鱼属于非常敏感的鱼类,多种杀虫杀菌药对鳗鱼都有危害。药物刺激易引起肝肿大、贫血、胆硬化、萎缩,鳗鱼摄食差、生长慢或批量死亡,所以用药必须查明病因对症下药,用量准确、时间适当、使药物发挥最大的作用而又减少药害。

水环境恶化造成鳗鱼的肝胆病。当水体中的氨氮浓度过高时,导致鳗鱼血液中蓄积氨、氮,造成代谢失衡,引发肝胆疾病。水中氮、磷含量过高导致藻类大量繁殖和死亡,产生甲烷和硫化氢,也会引起鳗鱼中毒,造成肝组织变性和坏死。

04

投饵不当易引发鳗鱼肝胆疾病。鳗鱼贪食,当饵料充足可口时,就可能出现摄食过饱现象,鳗鱼肝胆功能在消化代谢中承载着超负荷的压力,特别是当鳗鱼患病服药期间或水温不适,溶氧不够充足时,肝脏正常作用受到阻制,鳗鱼免疫功能、生理调节功能下降,易受病原菌感染,造成肝胆问题。

做好肝病的预防应注意

以下几个方面

01

高温季节勤加水、换水,如长时间无法加注水质良好的新水或池塘注排水不方便时,可采用生物制剂来改良水质,保持良好的水质。

02

注意定时定量投喂,鱼生长旺季在饲料中定期添加胆汁酸、多维等,以有效改善养殖鱼类的免疫力和消化吸收功能,减少肝胆的负荷。

及时预防和正确诊断鱼病并加以合理的手段进行治疗是降低药物对养殖鱼类肝胆毒性的行之有效的方法,预防和治疗时要在水产技术人员的指导下用药,不要随意用药或加大剂量,避免大量的化学药物对肝脏造成损伤。

在发生鱼病或改良水质时避免选用毒性、刺激性较大的化学制品,尽可能选择天然成分制剂。

04

在养殖过程中,要加强巡塘,定期查看,如发现鱼类出现临床症状时,应及时查找并正确诊断发生的原因,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

05

如已发现鱼类肝脏出现病变时,应及时加注新水,可加量投喂添加胆汁酸,5~7天可治疗肝胆疾病,不要使用化学药物,以免加重肝脏的损伤。

来源:水产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sz/74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