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nsplantationoffecalmicrobiotafrompatientswithirritablebowelsyndromealtersgutfunctionandbehaviorinrecipientmice
移植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粪菌给小鼠,能改变受体小鼠的肠道功能和行为
文献ID:
发表期刊:ScienceTranslationalMedicine
影响因子:16.
发表时间:-03-01
作者及单位:PremyslBercik,McMasterUniversity
关键词:IBS、粪菌移植、焦虑、脑肠轴
数据:NCBIBioProject:PRJNA
导读
IBS是世界范围内常见的胃肠道失调疾病,伴随着焦虑、腹痛等症状,与肠道功能失调有关。已有研究表明IBS与肠道共生菌群的改变有关,但其临床表现与功能机制尚不明了。IBS分腹泻型IBS-D,并进一步区分有无焦虑表现。本研究通过移植健康人群以及腹泻型IBS患者的粪便,比较移植后小鼠的肠道菌群组成与行为表现,并考虑小鼠是否存在焦虑的症状。
IBS-D移植受体小鼠肠道菌群组成与健康对照移植受体小鼠菌群组成相似,但IBS-D小鼠血清代谢产物组成有所不同。相比健康对照移植小鼠,IBS-D受体小鼠肠道转运速度更快,出现肠粘膜紊乱、先天免疫激活、以及焦虑的症状。这表明:肠道微生物对IBS-D肠道与行为产生重要影响,肠道微生物在IBS病人定向治疗上具有潜在应用价值。
研究方案
前言
IBS病人往往伴随着抑郁症焦虑症状,可能与肠道共生菌的功能有关。
IBS特点:伴随着慢性腹痛。IBS患者中精神类病如焦虑被认为是肠脑轴失调造成的。
IBS病理因素:压力、行为因素;肠道感染;以及肠道菌群改变,还包括抗生素滥用,饮食等因素,但哪些是IBS的诱因,目前还不清楚。
通常的研究:拟杆菌与放线菌、Faecalibacterium(普氏粪杆菌)会降低;与此同时,Firmicutes(厚壁菌门),Lachnospiraceae(毛螺菌科),Enterobacteriaceae(肠杆菌科),Gamm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纲)增加。
主要结果
一.菌群组成
1.移植受体小鼠菌群组成与聚类
12phyla:Firmicutes(mean,66%),Bacteroidetes(mean,25%)
总体而言,没有明显能区分健康组与抑郁症组的肠道菌,IBS与健康对照(病人、以及移植小鼠),与IBS有关的特征菌:Lachnospiraceae与Bacteroidaceae,而健康组主要是Desulfovibrionaceae与Rikenellaceae.
小鼠粪便菌群与盲肠菌群组成是比较类似的
二.移植病人粪便加快受体小鼠肠道通过率
1.肠道动力学
肠道通过率是测定肠道动力的主要手段。
方法:5颗金属珠通过肠道,活动影像放射造影观察,根据传输速度打分:
移植IBS-D粪便的小鼠相比健康小鼠,肠道传输更快,IBS移植组组内差异更大。健康对照:3小时候,结肠中有4颗珠子,有一颗在远端小肠,而IBS组只有一颗在结肠。
2.肠道通过率
移植后GastrointestinaltransitIBS组的高于健康组的。右图是单个组的通过率。
三移植病人粪便改变受体小鼠肠粘膜功能
1.早期病理学特征表现有肠道黏膜功能受影响,并且伴随着低程度的炎症反应
方法:体外检测小鼠肠粘膜渗透率,统计51Cr-EDTA的流通量,发现IBS病人移植小鼠渗透率增高,空肠中结果一致评价离子运输使用短路电流:
离子运输在空肠中IBS组增加不明显。IBS组渗透率以及转运速率增加,表明:水份透过肠上皮细胞传输更快了,可能导致腹泻。
2.移植IBS-D病人肠道菌的小鼠产生焦虑类行为
焦虑的评分:IBS患者中50%-90%都有焦虑和抑郁的症状,有焦虑:HAD-Ascore打分在11-14分。无焦虑:HAD-Ascore打分在在5-7分;
小鼠行为实验测定方法:light/darkpreferencetest和step-downtest;
light/darktest:将小鼠放在明箱与暗箱之间,记录明箱中待的时间、移动距离以及移动速度,统计10min.用MedAssociates自动化系统。
step-downtest:小鼠置于高架台上,统计5分钟内小鼠停滞时间。
step-downtest
自主活动监测
IBS焦虑患者粪菌移植小鼠相比健康小鼠潜伏更久,高台停滞时间短。
三组小鼠自主活动差异不大,表明前面实验结果展示的小鼠行为差异性确实是焦虑导致的,与炎症诱导的运动能力障碍无关。
四移植小鼠诱导结肠免疫激活
1.患者肠道炎症伴随着促炎症因子与免疫组化统计CD3+细胞数量
实验发现IBS结肠中TNF-a、IFN-γ、IL-1β、IL-2,IL-6,IL-8,IL-10、MCP-1差异不大。
IBS移植小鼠CD3+T淋巴细胞在结肠中数量更多,在IBS研究中发现一种光谱抗菌活性物质-β-Defensins表达上调。
2.qPCR研究β-defensin3的表达与炎性因子基因研究:
qPCR研究β-defensin3的表达
CXCR3,CXCR4,C3,IL-22ra2,NF-kB,CCR2的表达及热图
IBS组β-defensin3总体上调2.5倍,单组中最高上调10倍,IBS中有焦虑症小鼠β-defensin3要高于无焦虑症小鼠。
焦虑症中与先天免疫有关的基因表达上调大幅增加。有几个基因与肠粘膜功能修复有关,分别是:ATF-2,Mylk3,MKNK1,Pk2,RAPGEF2,在IBS焦虑小鼠中均有较大上调表达。
与宿主抵抗致病菌的先天免疫以及IBS免疫应答调节异常有关的基因中CXCR3上调差异显著,CXCR4有待研究,功能不明。
五信号网络与通路、基因分析
移植IBS-D病人粪便的小鼠免疫有关的基因的互作网络
maincanonicalsignalingpathways
IBS组结肠组组中上调的生物过程:细胞间信号传递和交互作用、细胞运动、组织形态;
与焦虑欣慰相关的4条通路:T与B细胞信号、巨噬细胞、模式识别受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抑焦虑有关的基因很多与脂代谢、细胞间信号转导、活性氧的形成有关。
六血清蛋白质组学分析
方法:液相liquidchromatography–massspectrometry
1.代谢组PCA分析与OPLS-DA分析
PCAOPLS-DA
质控样分布集中,反应重复性好。
IBS与健康组能够较好区分开,IBS组组内差异较大,可以进一步区分成三组:P1-P2,P3,与P4-P5。
进一步聚类后比较代谢物差异:
血清代谢产物在不同分组中的差异
P4-P5是最能够区分。其中各个压类能区分的标记物有:palmitic(软脂酸),oleic(油酸)stearicacids(硬脂酸);glycerophosphocholine(甘油磷酰胆碱);lysopho-sphatidylcholine(溶血磷脂酰胆碱);phosphatidylserine(磷脂酰丝氨酸)
总结
IBS-D影响肠道功能、免疫激活、行为学表现等。自身肠道菌群紊乱是引起IBS的原因之一。肠道菌群改变影响肠道通过时间、增加肠粘膜渗透率,激活免疫响应。有意思的是IBS患者的焦虑症状可以通过粪菌移植的方式将症状移植到小鼠身上,这也表明肠道菌群在IBS患者焦虑症状中起到重要作用。
总体而言,本研究认为IBS-D病人粪便菌群能够诱导移植受体小鼠大脑功能紊乱,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包括影响肠道功能,影响免疫与代谢信号通路。
补充
IBS脑肠轴有关的菌:
1.BifidobacteriumlongumNC能是缓解焦虑,维持海马体大脑神经因子表达正常。Lactobacillusrhamnosus(JB-1)也能够降低压力诱导的肾上腺酮的产生,缓解焦虑和沮丧。
2.健康组代表菌:Desulfovibrionaceae(脱硫弧菌科)与Rikenellaceae(理研菌科)
3.大脑功能紊乱:Lachnospiraceae毛螺菌科
4.焦虑有关的菌:
Gammaproteobacteria(γ-变形菌科),Shewanellaceae,Halomonadaceae(盐单胞菌科),Verru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