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三伏起炎阳谨防易激肠访航空

每当盛夏来临,在高温炙烤下,不少人会因贪凉或吃了不干净食物而出现腹痛、腹泻症状,严重影响日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在临床上,这类患者往往容易被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其实,这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病——肠易激综合征。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疾病?有何诱发因素?是否可以提前预防呢?带着这些疑问医院中医专家任志雄博士。

任博士指出,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下文简称IBS)是一种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胃肠病,这种病并不罕见,占到消化科门诊的1/4-1/3,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加重、生活方式以及饮食结构改变,IBS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已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普遍重视。此病虽不危及患者生命,却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许多患者医院,不胜其烦。

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清楚,目前普遍认为,IBS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胃肠动力学异常、脑-肠轴失调、感染和精神心理等因素。“该病可重可轻,轻者发作间隔时间长,表现为轻微腹胀、有便意,如厕后症状基本缓解。重则一天内可发作数次甚至十数次,发作时多伴有剧烈腹痛,排便后有轻微缓解或不缓解。”任博士介绍到。“西医治疗往往在常规检查后使用阿托品、颠茄类药物,以减轻腹痛,易流于治标而不治本。从中医角度来看,该病主要病理为脾胃虚弱、运化失常、夹瘀夹湿,造成湿浊停留、内热蕴结。医院中医科康复治疗室拥有腹部按摩、热敷、超短波、针灸等特色理疗手段,运用中医理论和传统手法,达到理肠、调胃、安神、健脾、清热利湿、理气止痛的效果。”

病皆有因,任博士简要介绍了IBS的三大诱发因素。首先是饮食:这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诱因,相当数量的患者在不注意饮食,如进食辛辣或不洁食物后,出现腹痛、腹胀、腹泻等症;其次是天气:有些患者在天气快速转凉时未及时增添衣物,受凉导致发病;再次则是情绪:近年来,城市特别是大都市人们的工作生活压力与日俱增,公民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因情绪因素发病的患者比例攀升。很多人在压力较大或情绪欠佳时出现病症,精神压力与病情发作呈显著正相关。

任博士提示,夏季是胃肠疾病的高发时节,饮食发病的患者,平素宜以清淡饭菜为主,以往使腹部不适的食物要尽量规避,少了肠道的刺激,疾病自然不会发作。受天气多变致病的患者,在季节交替、温度波动较大的情况下须注意适时增添衣物,以防受凉。而对于“情绪化”的患者来说,应多寻找情感宣泄途径,避免长时间曝于高压状态,如有必要可适度接受心理辅导,患有焦虑、抑郁等心理医院专科治疗。

医院中医科由我国著名中医专家诸葛廷芳主持创建,年门诊量达4.5万多人次,针灸等非药物治疗4万余人次。其中罗氏正骨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罗素兰主任医师是罗氏正骨法第7代传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目前科室人员14名,主任医师3人,其中王希利教授为博士生导师,诸葛廷芳、罗素兰为传承导师,任志雄博士担任中医科副主任,主管日常工作。目前以正骨、中医康复、治未病、消化、内分泌、心脑血管疾病等为主要诊疗科目。治疗主要有罗氏正骨、中西药内服、中药外敷、中药烘疗、按摩推拿、针刺、耳穴压豆、刮痧、捏脊、经络施拍、中药离子导入、穴位贴敷、微波、五音治疗等手段。

(白龙)

专家简介:

任志雄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中医科副主任

任志雄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业,从事临床工作20余年,研究方向为糖尿病及其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等内分泌疾病的临床及临床科研,曾先后参与国家、市部级课题3项,在《世界中医》《中国中医基础理论》《中国全科医学》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

专长特长: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妇科内分泌疾病

出诊时间:星期一(上午)星期三(上午)星期四(上午)

科室-

身心护佑健康同行官方网站: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sz/482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