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芒种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

忙种谷黍,闲祭花神

6月6日农历五月初四

今日芒种

点击视频观看芒种时节的公园城市·成都↓

芒种:忙中有收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

芒种的“芒”字,

是指麦类等有芒植物的收获,

芒种的“种”字,

是指谷黍类作物播种的节令。

逢此时节,麦子该收,稻子该种。而巧的是,每年定在公历6月7、8号的高考,正好就是24节气中的芒种节气。麦子熟了要收割,苦学多年该检验。

祝愿广大考生们忙而不茫,笑傲考场;不负青春,种下希望。

芒种?物候

“芒种三候”:“一候螳螂生;二候鹏始鸣;三候反舌无声。”意思是,在这一节气中,螳螂在上一年秋天产的卵破壳生出若虫,然后伯劳鸟开始在枝头鸣叫,反舌鸟(据说这种鸟会学其他鸟叫)与此相反却停止了鸣叫。

在老百姓那里,芒种俗称“忙种”。

农谚说:“三麦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麦忙。”芒种时节,既是收割小麦的季节,又是播种谷黍的季节,忙收忙种,农人忙得恨不得多长一只手。

芒种?文化

“东风染尽三千顷,折鹭飞来无处停”芒种时节,秧苗嫩绿,田野一派生机。在陆游的诗句中,芒种是如此的诗情画意。

芒种?习俗

春争日,夏争时。

芒种时节

成都人要做什么?

祭花神

民间有芒种日祭祀花神,饯送花神归位的习俗,表达对花神的感激之情,盼望来年再次相会。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二十七回中写到:“(大观园中)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纱罗叠成千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棵树上,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满园里绣带飘飘,花枝招展,更兼这些人打扮得桃羞杏让,燕妒莺惭……”

▲穿着汉服逛成都浣花溪公园王红强摄

作为“汉服第一城”,成都的帅男靓女们,也是纷纷汉服盛装,踏春出行。衣袂飘飘、仙气十足,炒鸡让人动心!

赏花

向日葵已然初开!

温江花田喜事、青白江凤凰湖田园广场“百草园”、新津的花舞人间、川大锦城学院农场……各种品种、成片成片的向日葵,带着阳光的味道翩然绽放。

浪漫薰衣草花开成海。

天府新区太平镇紫颐香薰山谷、白鹭湾湿地公园,郫都区战旗村妈妈农庄……薰衣草、马鞭草已蔚然成海,让你仿如置身童话中的浪漫花园。

梦幻绣球花。

在大慈寺、花博路的海蒂的花园、玛利亚色彩、大邑县金星乡天府花溪谷景区,绣球花开得如梦似幻,宛如仙境。

绝美蓝花楹秘境。

武晋路的蓝花楹花道,整整米,株蓝花楹开出了梦幻感,美得不要不要的~

游绿道

多公里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天府绿道”,成了成都人体验美丽乡村景色、了解成都文化、休闲健身的好选择。

赛龙舟、抢鸭子

赛龙舟、抢鸭子,是近日来最令人期待的民俗活动。

芒种?养生

起居康养

要晚睡早起,适当地接受阳光照射(避开太阳直射,注意防暑),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子时是指23:00~1:00,子时阴气最盛,阳气衰弱;午时是指11:00~13:00,午时阳气最盛,阴气衰弱。

子时睡觉,能养阴,睡眠效果也最佳;午时睡觉,能养阳。因此晚上睡觉时间再晚不应超过23点;中午11点到下午1点之间最好能小睡一会,时间以30分钟至1个小时为宜,小憩可助恢复疲劳,有利于健康。

运动养生

注意多加运动,以提高耐热能力。如清晨早起,室外散步、慢跑,八段锦、打太极拳等最为适宜,应避免剧烈地运动。

饮食调护

芒种时节的饮食调理要清补为主,辅以清暑解热护胃益脾和具有降压、降脂的食品。

建议少油腻,以清淡、质软、易消化为主,如山药、大米、大枣、鸡肉、豆类等,其中以青梅、苦瓜等饮食为最佳,这些食物既能清热、防暑、敛汗,还能增进食欲。同时勿过咸、过甜。

宜多吃具有祛暑益气、生津止渴的饮食。多吃桑葚、西红柿、鲜百合和梨,这四种食材可以达到补充胃液、促进消化,解热解渴、生津润燥的效果,同时这些食材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补充人体需要的营养。

成都的“麦饭美”

不仅美味,而且养生

第一水?盐白开

在成都,芒种前后,老辈子会教我们多喝盐白开,补充随汗流失的盐分。从中医的角度看,食盐本身就具有泻火润燥,清心滋肾的功效。若在盐开水里再加点糖,那补充体液就能快了。

第一肉?鸭肉

“防苦夏吃吃鸭”。鸭肉富含蛋白质等养料,特别适合夏季食用,而且能防治疾病。

成都的美味鸭子有烟熏鸭、香酥鸭、樟茶鸭、京酱鸭、甜皮鸭、冒烤鸭、卤鸭子、老鸭汤、啤酒鸭、滋补烤鸭……有一百多年历史的青龙场温鸭子,对于老成都人来讲都是挥之不去的记忆。

第一蛋?咸蛋

俗话说:“要吃咸蛋粽,才把寒意送。”芒种紧挨端午节,人们习惯要吃咸鸭蛋,以祛毒,保持身体健康。据说,如果吃蛋的时候,如果能把鸡蛋立起来,你许下的心愿就一定会实现。

第一菜?苋菜

苋菜在成都有“长寿菜”之称,性味甘凉,长于清利湿热,清肝解毒,凉血散瘀,富含蛋白质、脂肪,有利于强身健体,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而且能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

养生食疗

赤豆薏苡仁粥

赤豆20克、薏苡仁30克、粳米克,一同入锅煮成粥,分次食之。

赤豆性平,益脾胃,能利湿行水;薏苡仁甘淡、微寒,能健脾养胃、利湿舒筋;粳米(即日常所食的大米)味甘性平,和胃健脾、除烦渴、止泻痢。三者同煮成粥,为平补的佳品;孕妇不宜食。

莲子荷叶粥

莲子20克、鲜荷叶10克、粳米克,先将莲子、粳米煮粥,待粥已成时,将鲜荷叶切成丝状片入粥,再煮5分钟~10分钟即成。

莲子健脾益肾,养心安神;荷叶味苦涩,性平,能升清气、化浊气,消暑止渴。

竹甘清心茶

淡竹叶15g、甘草10g、薄荷3g,绿茶/白糖适量,将淡竹叶、甘草同放入砂锅中加水煎煮10分钟后,加入薄荷,煮沸片刻,过滤取汁,待凉后加入白糖饮用。

淡竹叶味甘、淡,性寒,能清心除烦,止渴利尿;薄荷性凉味辛,解热消暑,清头目,祛邪毒;甘草补脾益气,滋咳润肺,调和百药。

愿你的芒种

忙而不茫,种下希望!

医院成都市卫健委中医处

制图

尹艳

视频、摄影

田宇、王欢、孙琳

编辑

钟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qa/93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