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饺子守过岁,串过亲戚拜过年
大年初六
大扫除送穷鬼、重开张祈福年……
初六可是个好日子哦!
正月初六送穷鬼农历正月初六,又称马日,在这一天要送穷,是中国民间一种很有特色的岁时风俗。反映了中国人民普遍希望辞旧迎新,送走旧日贫穷困苦,迎接新一年的美好生活的传统心理。
《岁时广记·人日》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人日前一日,扫聚粪帚,人未行时,以煎饼七枚覆其上,弃之通衢以送穷。"今天北京仍保留有正月初六送穷鬼的风俗。
中国民俗有曰
◆作糜、弃破衣、祀于巷。就是把污秽杂物、破衣烂衫均打扫出门外火烧祭祀。
◆供煎饼,芭蕉船,点明烛,送穷鬼上路。
◆厕神要来检查卫生,所以要清理厕所。
◆三六九,朝外走。
正月初六商铺开市正月初六,在旧时是大小商家“开市”的日子,门板要贴上“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大红对联。旧时,老板和店员们会在这一天猛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让店内响声一片,取“响响当当,大吉大利”之意。
等到“开市”以后,所有春节禁忌即告结束,一切恢复如常,邻里也可恢复串门交往。按照现在的中国习俗,正月初六是店铺大开张的日子,放鞭炮象征着今年的生意会红红火火,平平安安,大吉大利。
正月初六,2月17日
春节假期最后一天
过了六天没心没肺没日没夜的日子
突然被告知
明天又得重回工作岗位
很多人的情绪估计会跌到谷底
一切将回归正常节奏的时候
是不是感觉身体无法回归了?
各种“节后综合征”进入潜伏期
如何及时调整状态呢?
“节后综合征”最易出现三大问题
节假日,人们习惯了将生活调整到特殊频道——把工作琐事统统抛在脑后,尽情吃喝,尽情玩乐,临近收假,平静下来,才发现,吃得太多,肠胃罢工了,不管吃什么都味如嚼蜡;玩得太过,心彻底野了,一想到即将到来的工作日就头皮发麻。
每年的春节过后,医院里收治的“节后综合征”病人都不会少,疾病也往往集中在这么几个科室。
肠胃吃出问题的病人最多,大部分是在假日里因为暴饮暴食引发了消化不良,出现了胃痛、腹胀、腹泻,甚至还有人因此得了胰腺炎。
睡眠紊乱、精神萎靡,七天长假,看电视、上网、打麻将……一坐就是一整天,一些年轻人甚至通宵达旦,病情很容易加重。
假期难免四处游玩,长时间坐车逛景点,累成狗。结果导致上班后都不能休息过来,各种腰酸背痛,什么都不想,只想开启无脑状态。
心理方面,许多人不愿意接受重回岗位的事实,厌烦情绪激增,甚至有人会出现“上班恐惧症”,焦虑得不得了,而对有孩子的家庭来说,“开学综合征”也是一大困扰。
如何远离“节后综合征”
01症状一:肠胃不适,臭屁不断
春节期间走亲串友避免不了的就是频繁的聚餐饮酒,暴饮暴食对健康最直接的威胁就是带来肠胃疾病,大吃大喝会破坏肠道菌群平衡,肠道无法彻底分解大量摄入的脂肪等物质,肠胃就会出现问题,导致消化吸收功能受损,进而影响人体对维生素的吸收。此外,进食过多高脂肪高蛋白食物,导致胃肠道负担较重,容易出现积食、放臭屁现象。
对策:消积食,吃点山楂陈皮萝卜山楂,健脾开胃、消食化滞,特别对肉食积滞作用更好,还能活血、软化血管,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山楂可以煮水喝、煮粥喝,也可以吃点山楂卷、山楂糕。
陈皮,理气健脾、消胀除闷,对脾胃气滞者的消化不良、胸闷腹胀有很好的改善作用,也可以和山楂一起煮入粥中或烹入菜中。
熟萝卜,有益脾和胃、消食下气的作用,萝卜中丰富的纤维素可促进肠蠕动,减少粪便在肠道内的停留时间,及时把肠道中的有毒物质排出体外。可以做成凉拌萝卜丝(开水焯过之后再凉拌),煮萝卜粥等。
解油腻,吃点白菜番茄过年过节的时候,餐桌上的菜式大多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肥甘厚味有碍脾胃,不利于消化吸收。有些人一顿吃多了油腻的食物之后,几天都没有胃口。除了吃一些消食导滞的食物外,还可以吃些白菜、芹菜、卷心菜、番茄、黄瓜、玉米、苹果等富含膳食纤维的新鲜果蔬,促进肠胃蠕动,解食物油腻。
伤肠胃,喝点清淡小粥春节时,三餐不定时的饮食方式很伤肠胃,中国人养胃的方式首选喝粥,粥要炖得米粒开花,粘稠熟烂,这样更容易消化,保护胃肠道粘膜。没有胃口,肠胃消化无力的时候,喝一碗清淡的粥,会觉得胃很舒服。
02症状二:睡眠紊乱,精神萎靡
长假期间,人们往往会打乱平时的作息时间,生活失去规律,因此容易在节后出现失眠、早醒,以及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等情况。
对策要科学调节起居,加大运动。为自己创造一个良好的睡眠环境,调整睡眠习惯,缓解睡眠紊乱和疲劳。
1.在窗帘上加个遮光层,关掉所有带亮光的电器,让卧室彻底黑暗,能有效促进入睡并提高睡眠质量。
2.尽量早休息,在固定的时间躺到床上。
3.睡前洗个热水澡,或者用热水泡脚,放上精油、生姜和薰衣草,可以让身体和大脑放松。
4、失眠的朋友们,可以尝试音乐疗法来放松心情缓解失眠症状。音乐还可以调节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活动,调节激素释放等。如促进内啡肽释放,产生镇痛、镇静效应;调节应激激素的水平,使血压下降、心率减慢、缓解肌紧张,减轻焦虑、紧张等情绪反应,帮助保持良好的睡眠质量。
5、经常按摩涌泉穴有补益肾脏的作用,而经常按压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
很多朋友节假日耳朵也没得到休息,别急!下面这个方法能帮到你!脚心与掌心,心心相印有助于心肾相交,缓解耳部症状。
我们平时没事的时候坐在床上或者沙发上,左、右手交叉,用掌心搓脚心,或者用手心拍打脚心就是搓“两心”的护耳保健法,如果您感兴趣的话,不妨试试看。
6、随着新春气温回升,节日过后应开始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不仅可以加快血液循环,还有利肝脏气血运行。
03症状三:腰酸背痛,浑身不适
春节过后,开始了规律的上班工作,稍微坐久一点,就腰酸背痛、脖子僵硬、腿脚发酸,整个人就想到床上躺着休息一会,工作一天,回到家里,觉得浑身不适,跟平时运动过后的疲劳感觉还不太一样,晚上休息一晚上,第二天恢复得也不是很好。
对策:顺应身体,调整生物钟
长假期间,人们往往会打乱平时的作息时间,生活失去规律,因此容易在节后出现失眠、早醒,以及情绪低落、精神不振等情况。这时,我们应尽快调整生物钟,按照原来正常的上班节奏来安排作息。
中医认为人体经络循行有其气血旺盛的时间点,如晚上11时到凌晨3时是足少阳胆经和足厥阴肝经的经络气血运行恢复的时间节点,此时要保证充分休息;早晨5时到7时是手阳明大肠经的气血循行旺盛的时间点,养成这个时间点排便有利于肠道功能正常运行。建议按照身体时间节律来安排作息,让各系统能够恢复正常运行的节奏,对于上述腰酸背痛、浑身不适的缓解就能够尽快恢复。
按“肩井”摩“腰眼”
揉肩的最常用穴位是肩井穴,大家要注意,取穴时一般采用正坐、俯伏或者俯卧的姿势,此穴位于我们肩上大椎穴(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处)与肩峰端连线的中点。
按摩肩井穴能够直接或辅助治疗肩膀酸痛症状。具体的操作方法是,被按摩者坐直,大家可以站在被按摩者身后,双手“虎口”张开,四指并拢,自然搭在被按摩者双肩井部位,四指与拇指相对用力做有节律的拿捏动作。如果再用空心拳帮被按摩者捶捶后背,效果会更好。需要提醒的是,注意肩井穴位的按摩力度不要过重、过久,尤其血压高或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不可久按、重按。
按摩腰眼穴也是防治腰背痛的一个不错的方法。腰眼穴位于背部第三椎棘突左右各开3—4寸的凹陷处。腰眼穴居“带脉”(环绕腰部的经脉)之中,为肾脏所在部位。肾喜温恶寒,常按摩腰眼处,能温煦肾阳、畅达气血。
04症状四:恍恍惚惚,心神不宁
春节期间,人们逃离了紧张的工作氛围;春节假期一结束,很多人接受不了即将工作的事实,这时候内心会产生对上班的恐惧感,很容易造成心理和生理上的不适应。
对策:提前调节,主动适应
建议节后从生活内容到作息时间都积极做出相应的调整,每一次长假都有两个缓冲期——假日刚到和假日过后。平时工作紧张,生活节奏较快,节日期间松散的生活打破原来的生活规律,造成心理的不适。假日后的数天内会感到情绪低落,精力不济。假日中可按规律慢慢调整作息时间。
假日最后一天应有意识地做一些与工作有关系的事,如看看报刊、思考一些问题,有助于走出懒散的“休闲状态”。静心思考上班后应该做的事,使自己的心理调整到工作状态上。也可每过几个小时进行一次慢而深的呼吸,想象好似随着吐故纳新,紧张也离开了身体。
万事如意,大吉大利本期推送就到
如果喜欢这期的内容
欢迎分享给更多人看吧
如果有健康方面的问题
欢迎留言咨询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