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微生物与疾病肠易激综合征

文章题目:GutMicrobiotainPatientsWithIrritableBowelSyndrome—aSystematicReview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的系统综述

文章出处:Gastroenterology;:97–;doi:10./j.gastro..03.

主要内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一种功能紊乱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患病率达10%-20%,但很难治疗。改变肠道菌群已被提出作为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一种策略,但肠道菌群与肠易激综合征症状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很好的证实。该综述对24项病例对照研究进行系统综述,总结了与IBS相关的肠道微生物类别,与对照相比,IBS患者中,肠杆菌科、乳杆菌科和拟杆菌属增加,而不可培养的梭菌目I、粪杆菌属(包括普氏粪杆菌)和双歧杆菌属减少;IBS患者的菌群多样性降低或者与对照无差异;40%的研究未声明患者与对照是否匹配(没有描述性别和/或年龄特征)。研究方法:研究人员搜索了包括MEDLINE,EMBASE,CochraneCDSR和CENTRAL在内的数据库,共检索到篇引文,最终分析了22篇文章中的24项研究以比较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和正常健康对照组肠道微生物的差异,以上24项研究包括了IBS的3种亚型:腹泻型(IBS-D)、便秘型(IBS-C)、混合型(IBS-M)。

这篇综述表明1、IBS患者粪便微生物群的多样性要么减少了,要么没有改变。2、IBS患者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微生物,包括变形杆菌门、肠杆菌科、乳酸菌科和拟杆菌属,其下级分类单元中又有诸多致病菌。3、IBS患者中潜在的“保护性”菌群最一致的发现是不可培养的梭菌目I,其机制尚不清楚;另外粪杆菌属尤其是该属的普氏粪杆菌,一直与维持肠道粘膜健康有关,起到减轻IBS症状,并维持肠道屏障的完整性的作用。无论IBS亚型如何,IBS患者双歧杆菌属均明显减少,它是另一个有望改善IBS症状的属。4、因与获得粘膜相关菌群相比收集方便,几乎所有的研究都采用粪便取样,但是否存在研究差异目前尚不清楚。5、病例与对照应更匹配。如描述性别和/或年龄特征,以及未来的研究应描述以前使用过的任何抗生素和/或益生菌,及其类型、使用时间等详细信息,并记录饮食摄入量。

详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qa/47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