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尹某,80岁,王寨乡上寨村人。患者患溃疡性结肠炎10年余,6年前患脑塞偏瘫卧床,小便正常,大便次数增多,每天排便约30-40次,大便呈粘液状,伴随下腹部坠胀,骶尾部不适等症状。因经济和家属护理不到位,外阴部经常红肿溃烂。医院治疗,均效果不明显。患者倍感煎熬及痛苦,求生情绪低落,老伴不忍患者如此痛苦,经人介绍多方打听后,前来我院咨询治疗。给予患者中药合剂1付,用法和面烙干饼,晨起空腹服干饼,口服治疗7天后,大便次数恢复正常。又给予中药合剂1付治疗后痊愈。患者老伴特来感谢,感激的泪流满面,“家里穷,别的俺不会,我给恁唱段戏,表表我的感激”。院长表示婉谢,患者老伴执意唱了3个多小时才离去。临行前紧握宋院长双手“宋大夫,谢谢啊,你解救了我,也帮了俺全家啊!”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简称溃结。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是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常始自左半结肠,可向结肠近端乃至全结肠,以连续方式逐渐进展。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缓解与发作相交替,患者可仅有结肠症状,也可伴发全身症状。
症状体征1.类型按临床表现和过程可分4型。
(1)初发型:症状轻重不一,既往无溃结史,可转变为慢性复发型或慢性持续型。
(2)慢性复发型:症状较轻,临床上最多见,治疗后常有长短不一的缓解期。复发高峰多在春秋季,而夏季较少。在发作期结肠镜检查,有典型的溃结病变,而缓解期检查仅见轻度充血、水肿,黏膜活检为慢性炎症,易误为肠易激综合征。有的患者可转为慢性持续型。
(3)慢性持续型:起病后常持续有轻重不等的腹泻、间断血便、腹痛及全身症状,持续数周至数年,其间可有急性发作。本型病变范围较广,结肠病变呈进行性,并发症多,急性发作时症状严重,需行手术治疗。
(4)急性暴发型:国内报道较少,约占溃结的2.6%,国外报道占20%。多见于青少年,起病急骤,全身及局部症状均严重,高热、腹泻每天20~30次,便血量多,可致贫血、脱水与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衰弱消瘦,并易发生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及腹膜炎,常需紧急手术,病死率高。
2.主要症状腹泻或便秘,病初症状较轻,粪便表面有黏液,以后便次增多,重者每天排便10~30次,粪中常混有脓血和黏液,可呈糊状软便。便血是较常见的症状,主要由于结肠黏膜局部缺血及溶解纤维蛋白的活力增加所致。一般为小量便血,重者可呈大量便血或血水样便。腹痛多局限左下腹或下腹部,轻症者亦可无腹痛,随病情发展腹痛加剧,排便后可缓解。里急后重系由于炎症刺激直肠所致,并常有骶部不适。消化不良时常表现厌食、饱胀、嗳气、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全身表现多见于急性暴发型重症患者,出现发热、水电解质失衡、维生素、蛋白质丢失、贫血、体重下降等。
3.体征左下腹或全腹压痛,可扪及降结肠特别是乙状结肠呈硬管状,并有压痛,有时腹肌紧张,肛诊可发现肛门括约肌痉挛,指套有黏液或血性黏液分泌物,直肠有触痛。有者可触到肝大,此与脂肪肝有关。
疾病诊断本病常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1.克罗恩病
2.肠易激综合征发病与精神、心理障碍有关,常有腹痛、腹胀、腹鸣,可出现便秘与腹泻交替,伴有全身神经官能症症状。粪便有黏液但无脓血,显微镜检查偶见少许白细胞,结肠镜等检查无器质性病变。
3.直肠结肠癌多见于中年以上人群,直肠癌指诊检查时常可触及肿块,粪隐血试验常呈阳性。结肠镜和钡灌肠检查对鉴别诊断有价值,但须和溃疡性结肠炎癌变相鉴别。
4.慢性阿米巴痢疾病变常累及大肠两端,即直肠、乙状结肠和盲肠、升结肠。溃疡一般较深,边缘潜行,溃疡与溃疡之间黏膜多为正常,粪便检查可找到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或包囊,通过结肠镜采取溃疡面渗出物或溃疡边缘组织查找阿米巴,阳性率较高;抗阿米巴治疗有效。
5.结肠血吸虫病有血吸虫疫水接触史,常有肝脾肿大,慢性期直肠可有肉芽肿样增生,可有恶变倾向;粪便检查可发现血吸虫卵,孵化毛蚴呈阳性结果。直肠镜检查在急性期可见黏膜有黄褐色颗粒,活检黏膜压片或组织病理学检查可发现血吸虫卵。
实验室检查:
1.粪便检查
2.血沉(ESR)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在活动期时,ESR常升高,多为轻度或中度增快,常见于较重病例。但ESR不能反应病情的轻重。
3.白细胞计数大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正常,但在急性活动期,中、重型患者中可有轻度升高,严重者出现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
4.血红蛋白50%~60%患者可有不同程度的低色素性贫血。
5.C反应蛋白(CRP)正常人血浆中仅有微量C反应蛋白,但轻度炎症也能导致肝细胞合成和分泌蛋白异常,因此,CRP可鉴别功能性与炎症性肠病。
6.免疫学检查一般认为免疫学指标有助于对病情活动性进行判断,但对确诊本病的意义则有限。在活动期,血清中IgG、IgA和IgM可升高,T/B比率下降。
其他辅助检查:
1.X线检查
2.CT和MRI检查以往CT很少用于肠道疾病的诊断,而近几年随着技术的提高,CT可模拟内镜的影像学改变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表现有:(1)肠壁轻度增厚。(2)增厚的肠壁内可显示有溃疡。(3)增厚的结肠壁内、外层之间呈环状密度改变,似“花结”或“靶征”。(4)可显示溃疡性结肠炎的并发症,如肠瘘、肛周脓肿。黏膜的轻微病变和浅表溃疡,对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存在有一定的局限性。
MRI检查费用昂贵,对肠道疾病诊断效果差,但在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肠腔外病变和并发症方面可能有一定价值。
3.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是诊断溃疡性结肠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既可直接观察结肠黏膜的变化,可确定病变的基本特征和范围,又能进行活组织检查,因此,可以大大提高诊断溃疡性结肠炎的准确率,对本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4.超声显像
治疗
我院对溃疡性结肠炎有特殊治疗方法。详细治疗请鍖椾含娌荤枟鐧界櫆椋庣柤涓嶇柤涓鐧界櫆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