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菌群的改变被认为是肠易激综合征(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近日研究人员就中国以及其他地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肠道菌群的改变进行系统综述和荟萃研究。研究人员通过中英文数据库检索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病例对照研究。计算了细菌计数的95%置信区间(CI)的标准化平均差(SMD)。研究收集了10项中国地区相关研究以及7个其他地区的研究。与健康对照相比,中国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双歧杆菌,乳酸菌,大肠杆菌和肠杆菌细菌计数标准化平均差分别为-1.42(CI:-2.10—-0.75),-0.91(95%CI:-1.31—-0.52),0.83(95%CI:0.26—1.40)和0.57(95%CI:0.33—0.82),但类杆菌和肠球菌标准化平均差差异不显著。其他地区患者双歧杆菌和类杆菌的标准化平均差为别为-0.76(CI:-1.43—-0.09)和1.17(CI:0.00—2.35),但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杆菌和肠球菌差异不显著。研究发现,中国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肠道菌群改变的种类以及程度与其他地区患者存在差异,应根据中国患者的特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原始出处:XiaojunZhuangetal.Alterationsofgutmicrobiotainpatientswithirritablebowelsyndrome:Asystematicreviewandmeta-analysis.JGastroenHepatol.4Janu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