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数据显示,仅39%的人群认为肠道状况关乎身体健康,需要被重视。而多数人是在肠道疾病发生后才会意识到原来肠道也需要被“呵护”。当肠道问题发生后及时“扑火”可能会解决腹泻、腹痛等“燃眉之急”,但对肠道造成的损伤已经形成,长期如此可能会诱发更严重的疾病。
肠道与健康、颜龄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树立正确的肠道保护意识,才是健康的根本之道。
这些“肠”识你知道吗?
01
肠道到底有多脏?
人的肠道很长,千褶百皱,平均每隔3.5厘米就有一个弯折,几十年下来,吃的又那么杂,褶皱内该有多少宿便垃圾啊?
人体99%以上的毒素都集中在肠皱褶中。如果两天以上不排便,体内食物残渣的重量一定不轻于一只6磅的保龄球。
累积的食物残渣在体内变质、腐烂,会产生大量的肠毒。肠毒堆积在肠道内不断产生各种毒素,经血液循环到我们的身体各部位,引发各种病症。
02
肠毒加剧肠道有害菌的滋生
肠道内存在着各种菌类,这些菌类影响着我们的身体健康。
随着年龄增长、生活环境的变化,肠道中的有益菌群会不断减少,而有害菌军队会不断壮大!它们会四处消灭其它菌群,同时分泌出大量毒素,使我们的身体出现疾病。
有害菌菌群的危害:
1、产生有害物质。不健康的肠道是有害菌繁殖的绝佳场所,不但是臭屁的来源地,更会产生致癌物质,是大肠癌发病的根源。
2、使身体再次吸收有害物质,并随着吸收而跟着血液循环至全身,引起各类身体问题。
3、使病原体更易侵入不健康的肠内,引起有益菌变少,从而便秘,然后肠道中的有害菌更加速繁殖,如此恶性循环。
03
肠道及肠道微生物的作用
吸收作用:
肠道吸收了人体90%以上的营养,但肠道吸收营养是离不开肠道微生物作用的。食物在胃和小肠内的消化主要是依靠各种消化酶的作用。而结肠不产生酶,是通过微生物起到消化的作用。同时,进入人体的脂肪、糖类、蛋白质等,都需要肠道微生物的参与才能被人体吸收。肠道微生物的构成不同,也决定了一个人的吸收能力。
排泄作用:
肠道是人体最大的排毒器官,担负了人体大部分的排毒任务,这些毒素正是肠道微生物中的有害菌酵解利用蛋白质的腐败产物,如吲哚、亚胺等,这些腐败产物进一步恶化肠道微生态环境。这也就是近年来我国结直肠癌高发的根本原因。
免疫作用:
人体有七成以上的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T细胞、NK细胞、B细胞等集中在肠道,还有七成以上的免疫球蛋白分布在肠道。所以,肠道是最重要的免疫器官。我们一出生,肠道微生物就会定植在肠道,作为抗原刺激,训练肠道免疫系统,帮助免疫系统成熟发展,促进免疫系统的发育与功能的成熟。所以,免疫力的高低,取决于肠道是否健康。
4个方法保持“肠寿”
01
了解菌群状态
个体不同,肠道内菌群分布也有所不同,及时了解自身肠道内的菌群分布状态,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菌群调节,从而维持肠道健康、平衡免疫、预防生殖道感染、支持体重管理、改善多种慢性代谢性疾病等。
结直肠癌?胰腺癌/胰腺炎无创检测,也叫“甲烷氢呼气肠道菌群无创检测”或“肠道菌群无创检测”,它是一项可以通过无创的方法来了解肠道微生态失调、胃肠动力不足以及胰腺外分泌功能低下的一种新技术,解决了其他试验根本无法完成的检测“盲区”,帮助预防肠胃健康风险。
结直肠癌?胰腺癌/胰腺炎无创检测技术与服务加入斯坦姆健康筛查体系,意味着填补了中国健康筛查肠道菌群检测的空白,对中国人群的肠道疾病及慢病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该项技术可以全面检测肠道菌群平衡状况,评估胃肠道功能、小肠细菌过度增长、胰腺外分泌功能,提示慢性腹泻、便秘、幽门螺杆菌感染、肠易激综合征、炎症性肠病、消化道肿瘤等疾病风险。该项检测项目已通过丰富的临床验证,得到充分证实,检测方便,检测结果可靠准确。
02
认清用药风险
不正确使用药物,或是滥用抗生素都会造成体内肠道菌群失衡。因此,生病吃药需慎重!一定要请医生根据病情开处方,尽量选择对自己疗效好而副作用小的药物。当然,如果您进行了药物基因检测,拥有了专属自己的用药宝典,药物的使用会更加高效、安全。
03
专心排便
不久蹲厕所,如果蹲厕时间已超过5分钟仍无便意时,就应结束。入厕后专心排便,不要做其他事,以免分散精力。如果你每天排便量在1根半到2根半香蕉之间(~克),色黄无特殊臭味,外观呈香蕉状,排便时无抵抗感或压迫感,表明肠道处于最佳健康状态。
04
多吃富含益生元的食物
益生元是益生菌爱食之物,能使双歧杆菌等益生菌“兵强马壮”,日常宜多吃些富含益生元的食物,如蒜、韭菜、芦笋、洋葱、豌豆、大豆、香蕉、枸杞等。
益生菌好处多多,有效补充是关键!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