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中医药文化弘扬中医药国粹
发挥中医药优势展示中医人风采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指的是一组以长期、反复发作性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粘液便为特征,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可解释的症候群。
过去称为粘液性肠炎、结肠痉挛、结肠过敏、过敏性结肠炎、易激结肠等。
本病为临床常见病,西方国家统计占胃肠门诊的20%-50%,多见于中青年人,女性约为男性2倍。
定义年罗马国际会议提出肠易激综合征的定义:
1.腹痛、排便后缓解,或伴有大便形状和次数的改变;
2.排便行为异常,表现为以下2项或2项以上:排便次数改变、大便形状改变、大便排出过程异常、便意不尽感、粘液便。
分型本病缓慢起病,间歇发作,有缓解期。症状虽有个体差异,但对于某具体患者则多为固定不变的发病规则和形式,发病年龄多见于20-50岁间。
本病可分为三种类型,即腹泻型、便秘型和混合型。
临床表现1腹痛:是主要症状,多伴有排便异常并于排便后缓解,部分患者易在进食后出现,以下腹痛多见,疼痛性质多样,程度各异。
2腹泻:特点是粪便量少,常克/日;禁食72小时后腹泻消失;夜间不出现;约1/4患者可因进食诱发;有腹泻和便秘交替现象。
3便秘:是结肠痉挛性便秘,表现为下腹痛和杨屎状便秘,腹泻及便秘后发生,多在早晨5-6点钟或进餐后腹泻,多为粘液便。过一时期又转为便秘,后期可为持续性。
4腹胀:白天加重,夜间睡眠后减轻。
5胃肠外症状:常伴有全身性精神症状,如失眠、健忘、乏力、头痛、心悸、呼吸不畅感、尿频、尿急、性功能障碍或月经不调等。
6精神症状:上述症状出现或加重食,有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异常表现,如抑郁、焦虑、多疑、敌意等。
具体用药
因为肠易激综合征药物治疗个体化程度高,所以必须在医嘱下进行选择用药
一、解痉剂,多用于有腹痛症状的患者
硝苯吡啶-非选择性、副作用大
匹维溴铵、奥替溴铵-胃肠选择性:目前指南用于腹痛明显者
二、促进动力制剂,主要用于便秘、腹胀的患者
莫沙必利(目前常用的肠动力药物)
三、通便剂,用于便秘的患者
膨胀性泻剂——纤维素等
溶解性泻剂——聚乙二醇福松
刺激性泻剂——酚酞片、通便灵
当然,具体用药还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由专业医生就行评估。
科室简介
医院肛肠科是一个最具有中医特色的手术类科室,拥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史,医护人员11人,其中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具有丰富的特色治疗经验。病区设在住院大楼7楼,床位35张,专科门诊位于门诊一楼东侧。
疾病治疗
常规疾病:内痔、外痔、混合痔,肛裂、肛周脓肿、肛瘘、肛窦炎、肛乳头肥大、肛门湿疹、肛门瘙痒、直肠前突,直肠粘膜脱垂等。
大肠炎性疾病:急慢性结直肠炎、溃疡性结直肠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
便秘:结肠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排便障碍型便秘)。
大肠肿瘤疾病:结直肠癌、结直肠息肉、结直肠其它肿瘤。
其它肛肠疾病: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
特色诊疗
1、中西医方法为病人提供综合治疗方案。
2、开展了专病专方、中医食疗、中药熏蒸、中药灌肠、穴位敷贴、穴位注射、艾灸、穴位贴敷、针刺热疗等中医特色疗法。
3、小切口技术。
4、其它“PPH”、“TST”、“挂线法”等微创无痛技术。
5、疼痛管理:使多数患者能在无痛或轻微疼痛的状态下度过术后恢复期。
医院科室电话簿急救:
眼科:—
儿科:—
骨科:—
外科:—
皮肤科:—
耳鼻喉:—
即报处:—
碎石科:—
肛肠科:—
口腔科:—
肝病科:—
疼痛科:—
国医堂:—
康复科:—
妇产科:—
心内科:—
神内科:—
呼吸内:—
肝胃科:—
放射科:—
糖尿病肾内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