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7月10日
生日我只过新历
《老中医专治——爱吹牛逼的人》
去年的7月10日前后,我开始了医学生的第五年生活——医院实习。从此开始计算的这一年,23岁的这一年,医院成为我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
还记得七八月份暴雨中踩着积水赶去科室交班,还记得十一月白大褂外穿羽绒服熬过的急诊夜班,这一年,经历了消化科、呼吸科、针灸科等十个科室的学习,亲手管理了十余位病人,近距离地感受着喜怒哀乐、人情冷暖、生离死别,看到了人性的赤裸,也看到了真挚的温情。
总之这一年吧,都是故事。
一
消化科是我实习的第一个科室。
科里的主任看我的眼神永远跟小孩儿似的。实习的第一周,时间上刚好冲突学校的夏令营活动,所以来科室报道当天,需要找到教学秘书老师请假,凑巧教秘那天在胃镜室上班,不在病房,因为赶时间,我就随意找了一位老师说明情况。
鬼知道那竟然就是科主任。
主任对我说的第一句话是:“那你可是要补上一周班喔。”
(好的主任,我这就撤了)
跟着主任查房是一件有趣的事情。他总会结合病人病情给大家传播一些新知识新观点。有一回我们连续看了好几个消化功能紊乱的病人:时而便秘难耐、时而腹泻难忍。查房毕,在病房外,主任提及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说到功能性消化系统紊乱多数情况下应该考虑肠道菌群紊乱,于是讲到一种国际上领先的疗法——将健康人的粪便经过处理后制作成胶囊,通过服用此胶囊来改善肠道功能。
当时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住院医师、实习学生十余人,我就站在主任的正前方,没忍住,噗的一声笑出来。心里想着,这tm不就是吃屎疗法?!治病救人还真是有趣。
二
在脊柱二科的带教老师,整天过度使用非文明用语。
一天,科室里的其他老师正刷着手机新闻,看到一则奇闻忍不住分享——
男子喝酒太猛吞下瓶盖医生用避孕套将盖子取出(图)顿时,整个医生办公室陷入火热炸锅中。
我的带教老师,爱新觉罗后裔,宫廷推拿正骨流派传人,连喷三句“哎哟我去!!”
“哈哈哈,TMD还触类旁通,这哥们真是TM技术过硬啊我去!”
三
再回到消化科。
正式上班第一天收了位来做日间胃镜的病人,患者的入院目的就是为了做胃镜,一天24小时就能完成出入院以及胃镜检查,算是比较简单的工作。
在有两三层楼那么高的师兄的指导下,完成了问病史、体格检查和写病历的全套工作,以及全程陪护病人去胃镜室做胃镜。下午在办公室写出院病历时,一转头看到我的第一位病人正站在办公室门口,一脸焦灼地样子,看上去是要问点什么事情,但办公室那么多大夫和实习生,显得很迷茫。当她寻找到我的时候,表情一秒就变开心起来,热情地跟我打招呼。
那一瞬间深刻体会到医生这个职业的责任感,也体会到被病人信任的感觉。
四
“你有没有试过随口一句话,原来对方很在意。”
——《OnCall36小时》
第一次看到桶状胸,是在呼吸科。桶状胸指的是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比值接近1:1(正常人为1:1.5),是由于长期肺内气体含量过盛导致的,常见的病因有肺气肿、哮喘急性发作、长期吸烟等等。
在呼吸科管理了一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长期吸烟,艰难戒烟,就连住院期间也忍不住偷偷跑去楼下抽上一支。他的消化功能和泌尿系统也不好,请了消化科和泌尿外科的会诊,开了检查和药物,加上呼吸科原有的处方,他的病床旁摞着一大堆药。
他很焦虑。我在日常查看他时,他总说自己到处都不舒服,哪哪都疼。一开始,我很耐心地跟他解释病情,解释药物使用,告诫他尽量戒烟戒酒,清淡饮食。但他每天都有新的焦虑,搞得我都想申请上级大夫劝他出院。
出院前,我最后跟他嘱托了出院的注意事项。他说,你再多跟我说说平时都应该注意什么吧,我很相信你说的话,按你说的做我有觉得变好一些。
其实我心里也明白,就他的情况而言,说再多他的病情也难以恢复彻底。但回头一想,在他住院期间也没看见过他的家人朋友前来看望,或许,我对他说的这些话仅仅是作为关心、安慰,也足以让他少一些焦虑,多一些心安。
五
在妇产科的时候,经历了宝宝的出生,那是一瞬间的事情;也目睹了子宫全切手术,那是漫长的一整个上午。
现代医学的发展让婴儿存活率大幅度提升,但在大分母之上仍存在许多高危分子,妇产科病房就是高危产妇聚集区。最高危的并非高龄二胎麻麻,她们大多选择剖腹产,择期生产,而且她们都已经有过生产的经历,对于这一整套流程可以说是很镇定自若了。
而对于头胎麻麻,问题就多了。因为骨盆从未经历过生产,所以如果遇到胎儿头围过大的情况,就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能否顺产是一回事,胎儿能否健康,母亲能否熬过鬼门关才令人真的头大。
病房里有一位麻麻就经历着这样的纠结。34周的胎儿,头围已经接近38周临产状态的头围,在反复B超确认下,还是无法判断胎儿是否是健康状态,是否存在脑积水的可能。跟着老师前去和患者谈话,谈话内容主要是两个:一个是生产方式,考虑到这位麻麻体型瘦弱,预测顺产存在难度;一个是孩子有可能脑积水,影响将来智力发展,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出现问题,是否要力争胎儿的生命。
在我的妇产科实习期间,没有等到这位母亲的生产过程。只是在一次下手术回办公室时听到老师们讨论一个新生儿,出生后才发现了畸形,缺失发育了一只耳朵,连外耳道都没有发育。新生儿手术记录上写着刺眼的异常,这是连产前数十次检查都没有发现的缺失。
我祈祷着那位大头宝宝的母亲能够顺利生产,同时也担忧着万一宝宝出生后才发现存在智力问题,那么他所在的家庭该如何面对。
我们不是上帝,这些都是我们无法预知的苦难。
六
“医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叫治病救人,你能够看好病人的疾病。第二重叫人文关怀,你不仅看好病人的病,你还有悲天悯人之心,对待病人要像亲人一样,我知道你就在这条路上行走。但我希望自己能够做到第三重,那就是进入病人的灵魂,成为他们的精神支柱!”
——《心术》
一度以为,我会在临床当一名呼吸科大夫。
转完东直门的呼吸科,医院,又再一次地选择了呼吸科。
冬季是老年人肺部感染的多发季节。主管的24床老大爷就是如此,反复的夜间高烧、咳嗽、咳痰。
他的两个女儿,轮番照料父亲。大女儿平时上班忙,但每天中午都会抽空来病房一趟,每天都会主动找我询问病情。在体温反复走高的那一周,病人很性急,她们也很着急。我能做的就是想他们解释肺部感染的治疗需要有一周左右的抗感染期,这段时间的反复发热是正常的表现,要有一定的心理预期,坚持并且积极配合治疗。
在抗生素联合中药的治疗下,持续了一周,体温终于稳定在37度。给病人办理出院的那天下午下班后,走在学校路上我接到一个电话,说是24床的家属。
-“小张大夫!非常谢谢你!我父亲今天下午就出院啦!”
-“嗯嗯,不客气,都是我应该做的。”
-“太感谢你了,我给你带了一本我们公司发的本子,我觉得特别好用,送给你当笔记本吧。”
-“啊不用不用了,您太客气了,我医院了,您拿回去吧。”
-“不不不,我已经交代这边保安保管啦,直接给他们拿就可以。”
-“啊,谢谢谢谢!”
于是,有生以来第一次收到来自病人的礼物。
而就在这个月份,在呼吸科实习的同时,在经过深思熟虑,慎重考量之后,我放弃了攻读临床专业(呼吸)的博士学位,转向中医基础学科(科研学术狗)。
电话挂了之后,我独自游荡在校园,心想着,小张大夫啊,大概就快要不复存在了吧。
七
病情危重、诊断不明或治疗效果不明显时,及时请示上级医生,并和家属取得有效的沟通。什么都多做一点,多谈一点,是救治危重病人的基石,也是医患关系的润滑油。
——《因为是医生》
在心内科的带教老师是一名刚毕业的住院医师。南方人的性格,温柔的一笔。
刚入职的住院医师承担着整个科室绝大部分的基础工作量。同时,也默默承受着整个科室绝大部分被主任骂的唾沫星子。
我的带教就是如此。
有一次他下夜班,大概刚回住处没多久吧,被主任一个电话就骂回来了。原来是1床的病历写的有问题,而且我们这几个学生刚好没有人被安排管理1床,所以对这位患者的病情并不了解。认真反省一下,这也是我们的失职。
老师回来了之后主任就开始破口大骂:“你说你啊,医院就可以不上进不努力了,就你这样书写的病历,要是患者告上法院,病历一封,绝对有问题,一告一个准!”
从那以后,我老师的下班时间就没准了,一定是在全部浏览过病历无误后才下班。
八
大概临床一年时间,被叫护士的次数少说也有十次八次,而以针灸科的实习期间最为频繁。
有一次在宽街针灸科门诊,给患者起针完毕后患者主动唠嗑:“诶你们护士培训的时候也会有针灸的项目吗?”
还有患者嗷嗷大叫:“快!护士!快来啊!”
命令性口吻:“护士!快来给我起针!时间到啦!”
xom?
虽然说医护不分家。
虽然说在科室里,都是护士姐姐吼着我们小医生赶紧开医嘱、赶紧写主诉、赶紧写现病史。我们很多用药常识和操作也都要和护士姐姐一同商量,相互学习。
但是,你的常识呢!!白殿疯病是什么样的那家医院治疗白癜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