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便秘,会得大肠癌吗

便秘就像堵车一样,让人既痛苦又焦躁,不少人甚至瞎闯乱蹿,钻进死胡同。经常有患者会有这样的疑问,“我经常便秘,会得大肠癌吗?”医院张怀平院长来带大家了解便秘,早做准备,避免乱入误区。

别把便秘不当事,毒发之日才后悔

张怀平院长表示,据统计,我国沿海城市的老年人便秘患病率为20%,但就诊率不足1/4。很多人觉得,便秘虽然麻烦,但是不算什么病,根本没必要治。但是,慢性便秘一直不治,可是会给身体带来很多负担的:

(1)便秘时,大便干燥使排便困难,压迫肛门,可直接引起或加强肛门直肠疾患,如直肠炎、肛裂、痔疮、肛瘘等。大便潴留,有害物质吸收也会诱发胃肠神经功能紊乱,导致腹胀、食欲减退等症状。

(2)对于同时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如急性心肌梗死,用力排便可能加重病情,甚至导致生命危险。临床上关于因便秘而用力增加胺压,屏气使劲排便造成的心、脑血管疾病发作有逐年增多趋势。

肛肠就像人体的“下水道”,主要负责体内的脏活累活。一旦发生堵塞,大便长期滞留肠道内,可能引起整个消化系统的瘫痪。

盲目用泻药,小心误入歧途

患者:便秘了就自己买点泻药吃,就能排便了,这样可以吗?

张怀平院长:很多有便秘问题的人几乎都存在一个“恶习”,只要2—3天不能正常如厕后,就会去药店自行选购肠清茶、开塞露、芦荟等药物进行治疗。不过他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刚开始用时效果还可以,但用了一段时间后,效果就不明显了。

这些药往往含有蒽醌类成分,虽然效果明显,起效很快,但长期服用,则会造成肠道平滑肌的萎缩、肠黏膜和神经节的破坏,发生大肠黑病变,导致便秘更加恶化。

更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渐渐发现大肠黑变病中大肠癌及息肉的发生率高于其他人群,尤以腺瘤样息肉的发生率增高明显,而肠道腺瘤息肉是目前公认的癌前病变。因此,不管出于哪方面的原因,慢性便秘最好不要滥用泻药,医院请医生给出恰当建议。

便秘是大肠癌预兆,你不得不重视

患者:便秘不是很常见吗?难道经常便秘真的会得大肠癌?

张怀平院长:便秘与大肠癌不存在因果关系,有时是大肠癌导致了便秘,但不是便秘导致了大肠癌。

便秘可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两大方向,其中器质性便秘就是指消化道器官发生实质病变,导致便秘。会诱发便秘的肛肠疾病以下几种较为常见:

(1)肠易激综合症。患有肠易激综合征的病人,他们的肠道收缩太剧烈或者收缩不够强,使病人时而便秘,时而腹泻。

(2)肠梗阻。它是常见的外科急腹症之一。有时急性肠梗阻诊断困难,病情发展快,常致患者死亡。

(3)肛裂。肛裂常可引发创口溃疡黏连,瘢痕形成挛缩,导致肛门狭窄,排便困难,而便秘可进一步加重肛裂程度,形成恶性循环。

(4)肠息肉。约有80%的大肠癌是由肠息肉发展而来,如及时切除可避免发展为肿瘤。

(5)大肠癌。大肠癌患者也常有便秘与腹泻交替出现的情况,尤其以直肠肛门肿瘤为甚,会直接导致患者排便困难。

在做过专科检查之前,我们谁也不知道自己的便秘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的,如果患上大肠癌,而当做功能性便秘处理,仅仅服用泻药或者置之不理,是可能错过最佳治疗时机的。

张怀平院长告诉大家,对于便秘,我院采用“电子肛门镜+奥林巴斯电子结肠镜+肠道水疗”的三联“肠道安检”模式。电子肛门镜(检查肛门直肠病)和奥林巴斯电子结肠镜(检查结肠病),两者分工精确,可无遗漏地检查肛门到大肠区域,避免误诊漏诊。

患者无需喝泻药,检查前借助水疗仪半小时就完成清肠。同时,主任医师亲自操作把关,检查同时,还可同步切除息肉,避免二次肠镜的痛苦。配合先进的麻醉技术,患者不会感到疼痛,睡一觉就能完成检查。

对于出现长期便秘的患者,一定先去做全面检查,明确诊断,确定病因,排除器质性病变(炎症、狭窄、肠肿瘤等),根治原发病。才可以彻底摆脱便秘。

小博

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爱心捐助
助力青少年祛除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hz/250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