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上医
最有趣的健康订阅号
腹泻止不住,医生说是肠易激综合症,大便拉不出来,医生也说是肠易激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究竟是啥疾病,又该如何预防或治疗,下面“问上医”带您一起解读。
肠易激综合征是啥?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胃肠功能性疾病,指的是出现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没有形态学及生化学异常的症候群。这个疾病在临床十分常见,并且多见中青年人。
简单来讲,肠胃的蠕动是受体内的植物神经控制的。在吃入食物后,食物刺激肠胃引起蠕动加剧,逐步完成消化、吸收、排便等生理过程。若上述控制机制出现问题,便可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的前提下,出现肠胃功能紊乱的问题。
肠易激综合征是发生在肠道的功能性病变,患者通常腹泻和便秘交替反复发作。因为体质等差异,有的患者主要以便秘为主,有的患者主要以腹泻为主。
有哪些症状,可能就是肠易激综合征?腹痛:IBS可能导致肠道收缩太频繁,引起肠道肌肉痉挛,腹部绞痛
胃肠胀气:IBS导致的胃肠功能紊乱或便秘,容易引发胃肠胀气
排便频率增多或减少:患者发生腹泻和便秘。腹泻时,可能是稀松,水质样粪便而且排便频繁。甚至便意迫切,难以控制。便秘时,可能排便困难,频率减少,甚至伴随腹部痉挛和绞痛。
IBS患者的上述症状可能在几周内变严重,然后短暂性减轻,也可能持续加重没有减轻。有的患者发现自己排便后,疼痛、腹胀等症状会缓解,有时候自己排便频率增多或减少时,腹痛腹胀等其他症状也会突然发作。
需要注意的是,出现这些症状只能怀疑是肠易激综合征,想确诊请及时就医。
为什么就得了肠易激综合征?有关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原因,目前医学界还在探究争论中。但已经明确,细菌感染或肠道寄生虫感染,是引发肠易激综合征的原因之一。感染可对肠道黏膜造成损伤,影响肠道菌群分布,导致胃肠功能紊乱。
此外,压力太大长期抑郁,影响机体内分泌神经调节,也可导致胃肠运动失衡。肠道和大脑间的连接互动,靠激素和神经信号来调节,这些信号影响着肠道蠕动和粘液分泌,感觉压力山大时,神经信号传导会更活跃,导致肠道蠕动收缩频繁,肠道更敏感。
医生要做哪些检查,诊断?目前对IBS的确诊还没有特殊检测方法,医生通常会根据临床经验再结合患者的具体症状来判定。但是为了排查其他疾病,医生也会推荐下面这些检查项目:
血液检测:检测是否有其他腹腔疾病或贫血;
粪便培养:检查有没有发生肠道感染;
结肠镜检:结肠是否发生了溃疡炎症(这项检查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患者年龄大于50岁,或者有体重减轻,低血压,血便症状时,才会有此检查)。
肠易激综合征怎么治疗?(1)药物治疗抗胆碱能药物(双环素,丙胺,颠茄,和莨菪碱),饭前半小时服用可以缓解肠道肌肉痉挛;
鲁比前列酮,有效用于肠易激综合征人群的便秘治疗;
洛哌丁胺,抑制肠道平滑肌收缩,减少肠蠕动,治疗腹泻;
利福昔明,一种抗菌药,抑制细菌生长,抗感染。
(2)改变生活方式定期的运动锻炼改善睡眠,可以使我们放松身心缓解压力,改善机体内分泌调节,有助于缓解IBS的症状。
(3)改变饮食习惯对IBS患者并没有特定的食物推荐,因为每个人症状可能不同,有的人便秘严重,有的人腹泻不止。但要注意避免刺激肠道的食物或饮品,如咖啡、茶或者可乐。此外,少食多餐,有利于消化也可缓解IBS的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能有效缓解IBS症状,但对于一些患者,IBS可能始终无法治愈。不过IBS通常不会对肠道造成永久性伤害,也不会导致严重疾病,比如癌症。
有什么要说的统统留在评论区吧!
问上医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