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孩子却突然拉肚子是怎么回事

临床上经常会遇到有家长问,孩子一到考试就拉肚子,而且是“小考小拉,大考大拉”,这到底是为啥子呢?

来源:医学界消化频道

编辑:臭榴莲

审稿:赵洪礼山东省消化系统疾病房中中心

明天就到一年一度的高考日了,这不仅仅是对考生学习能力的测试,同时心理压力也是非常的巨大,而恰在此时,有很多的考生却在进考场前或考试中出现拉肚子的状况,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他们可能得了肠易激综合征(IBS)!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肠病,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为主要症状,排便后可改善,常伴有排便习惯改变,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各国普通人群患病率差异较大,西方国家为8%~23%,大洋洲国家为11%~17%,非洲国家为10%,亚洲国家为5%~10%在我国,人群IBS总体的患病率为5.0%~6.0%,而大学生及中小学生可分别高达15.7%及20.2%,患者以中青年为主。

有哪些因素会诱发IBS?

总体来说,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现有研究结果显示IBS的发病与胃肠道动力异常、内脏敏感性增高、中枢神经系统感知异常、脑-肠轴调节异常、肠道感染与炎症反应、精神心理异常等因素有关。而精神心理因素和饮食因素被认为与IBS的发病密切相关。国内外很多研究发现IBS患者常伴有心理障碍或精神异常,在我国IBS研究中多数研究认为心理因素(焦虑、抑郁)与IBS发病相关。

在我国汶川地震灾区IBS中学生焦虑情绪障碍调查中发现,地震灾区的IBS学生的焦虑性情绪障碍发生率高于非IBS学生,也高于非地震灾区患IBS的学生,说明焦虑等精神因素对IBS的致病是一个累积结果。饮食因素对IBS的影响也比较肯定,凉食、辛辣、饮食不节制、食物过敏等是常见的诱因,在IBS患者症状发作与饮食关系的流行病学调查中发现,最常见的诱发和/或加重IBS的食物为冷食、辛辣饮食、生食、油腻饮食、奶制品(不包括酸奶)、水果、酒、葱或韭菜、肉类和酸奶,而选择性的食物剔除可能会减少症状的发作。其他的IBS影响因素还包括肠道感染史、服用抗生素/NSAIDs药物、情绪性格、职业/专业、文化程度、睡眠、运动状况等。

IBS患者会有哪些表现?

IBS起病隐匿,症状反复发作或慢性迁延,病程可长达数年至数十年,但是全身健康状况不受影响。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和粪便形状的改变。

几乎所有IBS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痛或腹部不适,部位不定,以下腹和左下腹多见,排便或排气后缓解。极少有睡眠中痛醒者。

腹泻型(D-IBS)常排便较急,粪便呈糊状或稀水状,一般每日3~5次左右,少数严重发作期可达十余次,可带有黏液,但无脓血。便秘型(C-IBS)常有排便困难,粪便干结、量少,呈羊粪状或细杆状,表面可黏附黏液。常伴腹胀、排便不净感,部分患者同时有消化不良症状和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精神症状。还有腹泻与便秘交替型。和便秘腹泻交替型。

如何正确诊断IBS?

IBS的罗马Ⅱ诊断标准

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最近3个月内每月发作至少3d,伴有一下2项或2项以上:

①排便后症状改善;②发作时伴有排便频率的改变;③发作时伴有粪便性状(外观)改变

同时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符合以上诊断标准:腹部不适是指不舒服的感觉,非疼痛

以下症状未列入诊断标准,但对诊断有支持意义,包括排便频率异常(每周排便少于3次,或每日排便多于3次);粪便性状异常干球粪或硬粪,或糊状粪、稀水粪);排便费力;排便急迫感、排便小尽、排黏液以及腹胀。

IBS如何进行治疗?

治疗目的是消除患者顾虑,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治疗原则足在建立良好医患笑系基础上,根据主要症状类型进行对症治疗和根据症状严重程度进行分级治疗。

常规治疗

●解痉药物可以改善腹泻型IBS(IBS-D)患者的总体症状,对腹痛疗效明显。

●止泻药物可有效改善IBS的腹泻症状。

●利福昔明可改善非IBS-C的总体症状及腹胀、腹泻症状。

●渗透性泻剂可用于缓解IBS-C的便秘症状。

●益生菌对改善IBS症状有一定疗效。

●中医药可能对改善IBS症状有一定疗效。

非常规治疗

●IBS的处置目标是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治疗策略需个体化。

●IBS治疗过程中应建立良好的医患沟通和信任关系。

●尽量避免诱发或加重症状的食物,调整相关的生活方式,对改善IBS症状有益。

●认知治疗是IBS治疗中的必要环节。

●抗焦虑抑郁药物可以改善IBS症状。

另外IBS患者宜避免:①过度饮食;②大量饮酒;③咖啡因;④高脂饮食;⑤某些具有“产气”作用的蔬菜、豆类等;⑥精加工食粮和人工食品(便秘者),山梨醇及果糖(腹泻者);⑦不耐受的食物(因不同个体而异)。增加膳食纤维主要用于便秘为主的IBS患者,增加纤维摄人量的方法应个体化。同时,一些最新的研究表明,低FODMAP饮食、无麸质饮食(GFD)以及益生菌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有一定的好处。

参考文献:

1.李晓青,常敏,许东,等.中国肠易激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现状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2(8):-.

2.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胃肠动力学组.肠易激综合征诊断和治疗的共识意见(,长沙)[J].中华消化杂志,,28(5):-.

欢迎投稿到小编邮箱:liushiyi

yxj.org.cn来稿邮件主题为:医院+科室+姓名

小编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的中成药
中科白癜风公益惠民活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zz/84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