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
定义:包括腹痛、腹胀或以大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特征,并伴大便性状异常,持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物化学异常改变等可用器质性疾病解释的一组临床症状。大致可分为腹泻型、便秘型、腹泻便秘交替型和不定型。多以年轻人和中年人为主,有家族聚集倾向。
学科:肠外肠内营养学_临床应用_适应证与并发症
来源:《肠外肠内营养学名词》
相关名词:短肠综合征肠缺血综合征小肠淤滞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一组以腹部不适、腹胀、腹痛伴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属于功能性肠病范畴。常与功能性消化不良以及胃食管反流病并存。我国普通人群总体发病率为6.5%,发病者以中青年为主,女性比男性多见。肠易激综合征的诊断需要排除肠道器质性疾病,高危人群应做肠镜检查。高危人群包括:如年龄超过40岁,有结直肠癌家族史,出现消瘦、便血(包括便潜血)、贫血、腹部包块、发热、腹水等情况。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包括改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饮食治疗,症状严重而顽固的可能需要进行心理行为治疗、抗焦虑抑郁治疗。常用于缓解腹痛的药物有匹维溴铵、阿托品、颠茄合剂等,必要时还可使用通便药、止泻药和胃肠动力药等控制症状。肠易激综合征反复发生腹胀、腹痛、腹泻和便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如能规范化治疗,一般可在数周至数年内缓解症状。预防肠易激综合征,应做到:①避免寒冷刺激,天气变化及时添加衣服,注意腹部保暖等。②不吃过敏食物和刺激性食物。③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大压力。(审核专家首都医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教授刘正新)
责任编辑:王旭泉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