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与抑郁焦虑

有研究显示IBS患者中与精神心理障碍共病的比例达44%,抑郁状态和焦虑状态是IBS患者中最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抑郁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组以持续或间歇发作,伴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但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近年来IBS作为生理心理性疾病被广泛研究,心理认知、社会支持以及行为应对方式是不同患者在患病过程中表现出的不同人格特征。研究证实,应激状态、抑郁以及焦虑等个性在肠道系统疾病的发病中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消化系统疾病炎症性疾病的存在与机体长期处于不良情绪有关。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其发生焦虑或抑郁的几率明显增加,病程、个性特征E评分、应对方式NC是肠易激综合征发生焦虑的主要危险因素。

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精神心理状况分析

随着心理医学的不断发展完善,心理因素对于疾病的影响逐渐被认识和重视。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精神心理因素对于相关疾病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已经成为加剧胃肠功能紊乱患者病情的重要因素。有研究指出,在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中焦虑症的发病率高于70%;,相较于健康人群,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的状况均较严重,可见该病在患病期间可能会诱发严重的心理障碍,因此在相关该病的治疗中,也应当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调整,对提升肠易激患者的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焦虑抑郁状态在肠易激综合征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IBS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脑-肠轴异常是IBS的发病基础,实质是中枢神经系统与肠神经丛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以及通过免疫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介导的信息交流异常。焦虑抑郁状态可在以下几方面影响脑-肠轴之间的信息传递,从而影响IBS的发病和发展,主要包括以下影响因素:

影响中枢对疼痛的处理

提高肠道黏膜炎症水平

影响肠道神经内分泌功能

影响肠道菌群

影响对症状的感知

肠易激综合征焦虑抑郁治疗

治疗IBS旨在改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减少腹泻或便秘等症状,并减少腹部疼痛,抗抑郁药可能通过减少传入信号而具有镇痛作用;也可能通过胆碱能、5-羟色胺(5-HT)及去甲肾上腺素(NE)的途径影响胃肠运动和分泌;也能改变中枢性疼痛的感知,帮助治疗伴发的精神合并症,并有止吐、减轻饱腹感和改善睡眠的作用。美国胃肠病协会(ACG)认为,对于那些有焦虑抑郁症状的IBS患者,特别是以腹痛为主要症状者,则提倡使用抗抑郁药。

参考文献:

《中国实用内科杂志》.38(1):77-80.

《河南医学研究》.26(24):-.

《贵州医药》.40(11):-.

《临床消化病杂志》.27(6):-.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最新最佳最好的方法
小孩得白癜风好治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zz/315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