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医院消化内科研究人员发表论文,旨在通过乳果糖氢气结合甲烷气呼气试验检测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患者小肠细菌过度生长(smallintestinalbacterialovergrowth,SIBO)的发生率,判断SIBO与IBS症状的关系,探讨甲烷呼气试验在不产氢气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指出,IBS患者SIBO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人,提示SIBO与IBS有关,但SIBO并不加重IBS患者的症状;在乳果糖呼气试验中,甲烷气与氢气浓度呈显著线性相关,甲烷气对不产氢气的IBS患者合并SIBO的补充检测作用有限。该文发表在年第05期《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上。
纳入符合罗马Ⅲ诊断标准的IBS患者和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人(对照组),进行乳果糖氢气结合甲烷气呼气试验,计算SIBO阳性发生率,对比各时间点呼气氢与甲烷浓度;将IBS患者分为SIBO阳性组和SIBO阴性组,比较其症状评分。
共纳入70例IBS患者(IBS组,92.86%为腹泻型和混合型)和30名健康人(对照组)。两组SIBO阳性率分别为71.43%和36.67%(P0.05)。两组甲烷呼气试验结果与氢呼气试验结果均呈显著线性相关(IBS组:r=0.,P=0.;对照组:r=0.,P=0.),仅1例腹泻型IBS患者氢呼气试验阴性而甲烷呼气试验阳性。SIBO阳性(n=50)与SIBO阴性(n=20)IBS患者症状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