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广认识肠易激综合征下含语音互

点击下图可播放语音分享

语音线上分享:孙志广

主持人:陶媛媛

语音制作:云天

作者简介

孙志广

医学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南京中医院)院长。

五、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

IBS发病机制的多因素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在治疗上的困难。IBS对患者最主要的危害是腹痛、腹胀、腹部不适和排便障碍等主观痛苦感受,以及对生命质量(包括社会功能)的影响。其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目前尚无法“治愈”。经过治疗,患者腹痛和粪便性状等获得改善,短期内症状改善,有的患者在随访5年期间症状得以改善,但并未完全消失。因此,IBS的治疗目标是改善IBS症状,提高生命质量,恢复患者的社会功能,而非治愈疾病。IB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复杂,极具个体化特征,故处置策略亦应遵从个体化原则。

治疗目的是消除患者顾虑,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一)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

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安慰和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有效、经济的治疗方法,也是所有治疗方法得以有效实施的基础。

美国对例IB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多数患者对IBS存在严重的认识误区。52%患者认为是缺少某种消化酶造成的,42.8%认为IBS是结肠炎,21.4%认为会导致癌症,这些误区的存在,进一步增加了患者的困惑。且60%IBS患者最希望信息来源于专业人员的健康咨询。健康教育的方式以医生建议为主、其他多种宣传材料为辅的综合形式,宣传方式多样化、个体化。目前已经证明有效的宣传教育有助于减轻IBS患者的自觉症状、减少就诊次数、降低医疗费用。

(二)饮食治疗

饮食对症状影响很大,某些食物常常可以引发症状出现,不良的饮食习惯和膳食结构可以加剧IBS的症状,避免某些特殊食物可以减少症状的发生。因此,健康、平衡的饮食可有助于减轻患者的胃肠功能紊乱症状。

IBS患者宜避免:①过度饮食;②大量饮酒;③咖啡、辛辣、麻辣和重香料的食物,④高脂饮食;⑤某些具有“产气”作用的蔬菜、豆类等;⑥精加工食粮和人工食品(便秘者),山梨醇及果糖(腹泻者);⑦不耐受的食物(因不同个体而异)。对于存在腹胀、腹泻和肛门排气增多的患者,可以选择低纤维或排除性饮食疗法,而对于便秘患者,则可选用高纤维饮食。

除饮食外,如注意休息、充足睡眠等行为改善,每周3~5次高负荷的体格锻炼,坚持12周后,明显阻止IBS症状恶化。

(三)药物治疗

尽管现在尚无一种药物能完全有效地治疗各种类型的IBS,但已证实有不少药物可以不同程度、有针对性地改善IBS症状。

1.解痉剂目前使用较为普遍的是选择性肠道平滑肌钙离子通道拮抗剂,或离子通道调节剂。抗胆碱能药如阿托品、颠茄、莨菪碱类也能改善腹痛症状,但需注意不良反应。

2.便秘可试用容积性泻剂如甲基纤维素和渗透性轻泻剂如聚乙二醇、乳果糖等。刺激性泻剂应慎用。

3.止泻剂如洛哌丁胺或复方苯乙哌啶等,可改善腹泻,需注意便秘、腹胀等不良反应。轻症者可选用八面体蒙脱石等吸附剂。

4.促动力剂适用于有腹胀和便秘型患者。常用的有莫沙必利等。

5.内脏止痛剂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如奥曲肽,具有缓解躯体和内脏疼痛的作用。5-HT3受体阻滞剂如阿洛司琼,能改善腹泻型患者的腹痛及大便次数,但需注意引起缺血性结肠炎等不良反应。5-HT4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因其存在增加心血管缺血事件的风险,已被停止使用。

6.抗精神病药对腹痛症状重而上述治疗无效,尤其是具有明显精神症状的患者,适当予以镇静剂,抗抑郁药,抗焦虑药有一定帮助。

7.益生菌适用于伴有肠道菌群失调的IBS患者。

8.中医药治疗:中医药治疗IBS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显示出较好疗效。中医认为是一个本虚标示的疾病,以脾虚或脾肾阳虚为本,伴有寒湿或湿热,总之要因人而异,辨证施治,特别是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对伴有的肠外症状也很有效。此外,针灸等也有效果。

(1)肝郁气滞证:治以疏肝理气。方选六磨汤加味。

(2)肝气乘脾证:治以抑肝扶脾,方选痛泻要方加味。

(3)脾胃虚弱证:治以健脾益气。方选参苓白术散加减。

(4)寒热夹杂证:治以平调寒热,益气温中。方选乌梅丸加减。

(5)大肠燥热证:治以泄热清肠,润肠通便。方药:麻子仁丸加减

(6)脾肾阳虚证,治以温补脾肾,固涩止泻,方选附子理中汤合四神丸加味。

(7)湿热阻滞证,治以清化湿热,以葛根芩连汤为代表方;

(8)寒湿困脾证,治以健脾渗湿,方选五苓散加减。

(四)心理和行为治疗

心理治疗主要包括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调整生活方式、认知行为疗法、动力心理治疗、催眠疗法、松弛疗法、暗示疗法、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等方面。症状严重而顽固,经一般治疗和药物治疗无效者应考虑予心理行为治疗。

(五)认知治疗

这是IBS治疗中的必要环节。一定程度上,IBS患者对疾病的病因和危害的不恰当认知是导致其就医的主要原因,有时超过其症状本身,故认知治疗非常重要。部分患者如能克服疑虑,其症状就可明显减轻,以至于不影响日常生活。认知治疗,以及针对治疗策略的良好沟通,能够显著提高IBS患者的近期和远期疗效。

认知治疗的内容和目标是使患者充分了解IBS属于“功能性疾病”的本质,让患者了解:①IBS是功能性疾病;②没有证据显示IBS可以直接进展成严重的器质性疾病或恶性肿瘤;③通过生活方式调整,以及适当的药物治疗,多数患者的IBS症状是可以比较理想地得到改善;④IBS症状有可能复发,但调整生活方式或可能预防症状复发,复发后适当治疗可得到缓解。

总之,细致的心理治疗和适当的药物控制,能使绝大部分IBS患者症状减轻,排便习惯改变,生活质量提高。但在认识肠易激综合征的同时,要注意有无报警症状出现,当出现报警症状时,要提高警惕,及时做结肠镜检查,以早期发现肠道恶性病变。

交流互动环节

主持人陶媛媛:

非常感谢孙教授对于肠易激综合征生动精彩的讲解。孙教授为我们详细介绍了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以及治疗等。同时也谢谢孙教授为我们普及这方面的知识,让我们深刻的认识到肠易激综合征的重要性。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出现排便异常或者长时间腹痛的情况,要加以重视并及时排查器质性疾病,尽早治疗。现在进入互动环节,欢迎大家积极发言。

A书友提问:请问孙教授,肠易激综合征常用药物如腹泻用药,是要用三种药物,还是其中一种?

孙志广:目前西药主要是对症治疗,中医强调整体观念,可综合调理治疗。腹泻治疗,西药可以用思密达+得舒特,还可以再加培菲康。中成药有谷参肠安胶囊,肠胃康等。还可以根据个人情况,吃中药汤药。中药汤剂根据每个人情况辨证施治,更具个性化。

B书友提问:请问孙教授,我不是每个月都发作,而且当天会有2到3次,饭后疼痛,感觉肠子绞痛,头冒虚汗,坐在马桶上会有半小时之久,快虚脱了,十分痛苦,不知道是不是此病?排便后腹痛有缓解,入睡后什么感觉?

孙志广:很像肠易激综合征,建议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进行治疗。经过治疗,应该能够缓解。我的门诊时间是每周二上午,可以请患者来看看。

嘉宾简介:孙志广,医学博士,南京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医院(南京中医院)院长,兼任江苏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中国医疗促进会中医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医师协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医院管理分会常务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主任委员、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曾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等多项课题,年获省首届优秀青年中医药工作者称号,江苏省“人才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擅长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病变、反流性食道炎、胆汁返流性胃炎、肠道易激综合征、习惯性便秘及肝硬化、消化道肿瘤术后等消化系统疾病。

赞赏

人赞赏

长按







































北京看白癜风效果最好专科
白癜风治疗有效的方法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zz/2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