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姑控股集团夏季,最适合虚寒体质的人

虚寒体质,又叫阳虚体质。阳虚,按感觉,就是阳光不足,而阳光代表热能,阳光不足就是热能不够,火力不足。

所以,虚寒体质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怕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寒底」。

「阳虚则寒」,就是对虚寒体质的认识基调。

虚寒体质,就是指人体阳气不足,温煦、推动、振奋功能减弱,表现出以寒象及人体功能降低为主要特征的体质状态。

虚寒体质的基本表现

那么,它有什么基本表现呢?

平素怕冷,或局部易有冷感,手足凉,喜温热饮食,不耐寒凉食物,精神不振,面色无华,口淡,稍活动即易出虚汗,性功能偏弱,大便常稀,小便清长,性格多内向,喜静少动,舌淡白而胖大,有齿印,舌苔白,脉细无力或脉率偏慢。

1、「阳虚则寒」,阳气虚亏,不足以温煦形体,所以见平素怕冷或局部有冷感,手足发凉。

2、体质寒,自然本能地喜温热饮食,以自我补充阳气;反过来理解,就是不能耐受寒凉食物。

3、阳主兴奋,阳气虚少,鼓动振奋心神不足,就易见精神不振。

4、阳气代表功能,阳气不足就易导致人体功能减弱:

肾主生殖,主水液。假如肾阳虚,火力不足,就易见性功能偏弱;又若炉中无火,致水不能蒸腾为用,则见小便清长,这是肾不主水;

若脾阳虚少,消化吸收功能下降,水谷下走肠间,则大便常稀;「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化生不足,气血不荣肌肤,则面色无华;

5、阳气虚,固摄功能减弱,稍活动即容易出虚汗。

6、阳气不足,性格方面就易偏阴,而多见内向,喜静少动。

7、舌淡白而胖大,有齿印,舌苔白,脉细无力或脉率偏慢都属虚寒之征。

虚寒体质的调理方法

虚寒体质的常见病: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结肠炎,慢性胃炎,肠易激惹综合征,性功能减退,不育,宫寒不孕,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低下,易感冒等。

虚寒的本质是阳虚,「虚则补之」,当然就应该是补阳了。而补阳的方式,轻的,我们可以用食物,稍重一点,还有艾灸。

虚寒体质的人,应该忌一切凉性、寒性、生冷饮食。

常用穴位:神阙,中脘,关元,命门,肾俞,气海,太溪。

阳虚患者,建议用艾灸。脾阳虚比较好用的是神阙,胃阳虚用中脘。其他穴位大部分是补肾阳的。

当然,对肾阳虚,在不同需求下,选择穴位是略有差别的。以上温补,补阳时机的选择是有些讲究的,也就是要有技巧。

说到阳虚进补,多数人选择冬令进补,这可以理解的。阳虚的人,为虚寒底子,再遇隆冬,特别难熬。这个时候,病情最重,所以这个时候进补,最能减轻痛苦。

“阳气虚”冬病夏治更适合!

阳气虚的病人,到了夏天,应该是一年之中阳虚状态最轻的,加上天地自然此时是大热的,阳虚的人已经得天地阳热的帮助。

这个时候,身体不算太寒,再借助药物之热以驱散阴寒,这是以三热对付一寒,当然就容易。比如三伏天的天灸,就是冬病夏治。

中医有句话叫做动则生阳,适当的体育锻炼可以振奋人体阳气,甚至有利于阳气的化生。但阳气不足的人,体能比较差,所以要特别注意运动量,不要太过,因为运动量太过,会耗损阳气。

常见的运动项目例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健身舞,步行,慢跑,骑自行车等都是不错的选择。最后,阳虚体质人容易受风寒侵袭,所以,锻炼时应注意保暖避寒。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zz/1004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