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淦脾胃因郁致病,郁去病除

蔡淦

年出生,主任医师,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首届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医院科教副院长。

撰文/肖蓓

  医院的“蔡氏书屋”里,各种荣誉证书摆满了整整一排书架。然而,进入古稀之年的蔡淦却将名利看得很平淡,“我没有什么大的成就,就是平平淡淡工作,规规矩矩做人。”

  所谓“大医精诚”,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批名中医,蔡淦从事中医内科的医疗、教学、科研工作近五十年,蔡淦临证遵循李东垣脾胃学说和吴鞠通“治中焦如衡”的学术思想治疗各种疑难疾患,认为中医治疗脾胃病应强调“三观”,即整体观、动态观、平衡观。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蔡淦应用脾胃学说指导心、肝、脾、肺、肾诸病治疗,所谓“治脾胃安五脏”。

  早年师从名医获益匪浅,如今的蔡淦亦是国内著名的中医教育家,“蔡氏书屋”正在为中医临床教学打造名师队伍。

因郁致病,郁去病除

问:随着生活水平提高,慢性胃炎的发病率逐年上升,是什么原因?除了药物治疗,脾胃病患者的饮食调理应该注意什么?

蔡淦:现代人生活条件好,饮食丰富,应酬多,经常酗酒、食高粱厚味、饮食过量等已成为人类之普通习惯,认为好吃不问其他,就容易伤及脾胃,引发慢性胃炎。另一个原因,我国慢性胃炎发病率高,与聚餐制有关,易导致幽门螺杆菌感染,西方国家的分餐制就不容易感染。

  对于细菌感染的胃炎,要用西医的抗菌素治疗;慢性胃炎与脾虚有关,慢性浅表性胃炎,以脾气湿热的为主,应采取清热化湿法治疗;萎缩性胃炎,多是脾胃内部有淤热,除清热化湿外,还需活血化淤。饮食上要注意不能酗酒、少吸烟、禁食辛辣、油炸、冰冷、熏烤的食物。

  除了运用药物治疗脾胃病,还可以运用食疗的方法进行脾胃病的调护。食疗也需“辨证施食”,即根据各人体质和病情来选择饮食。如平素脾胃虚寒的人,或寒证的胃痛、腹痛、泄泻等,宜多食性味辛热的葱、姜、韭、蒜、胡椒等,例如寒性胃痛患者可食用生姜粥、肉豆蔻煨猪肚、或丁香、肉桂炖鸭;脾胃虚弱的人,宜以红枣、山药、扁豆、芡实、莲子肉等为辅助食品;脾虚腹胀、食欲不振者可食用炒扁豆、扁豆粥、山药炖鱼汤或山药饭/粥(山药、莲肉、米仁、扁豆与粳米同煮)等食物;若胃热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荸荠、蜂蜜等甘寒生津之品;气机阻滞之人,应多食萝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调料,例如糖醋萝卜、佛手粥、橘红糕等。

  此外,此类患者还要注意调畅情志,忌郁怒,情志舒畅在脾胃病的预防和辅助治疗中起重要作用。还要注意劳逸结合,劳力过度会损伤脾气,思虑劳心过度亦可伤脾。

问:你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从肝脾论治的临床实践及其作用机制”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肠易激综合征有什么调理方法?

蔡淦:肠易激综合征(IBS)临床上发病率很高,尤其是白领、工作压力大的脑力劳动者比较多。IBS是一种常见的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其特征为持续或间歇发作的腹痛、腹胀、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而无特异的生物化学或形态学异常。发病机理一般认为与精神心理因素、胃肠激素分泌失调、免疫功能紊乱、胃肠动力异常、内脏高敏感性等因素有关,是一个多因性、多态性疾病。习惯上将IBS分为腹泻型和便秘型两大类。

IBS的发病及症状加重与情绪紧张密切相关,忧思恼怒,久郁不解,导致肝气不舒,日久横逆犯脾,脾气渐虚,形成肝脾不和而发病。该病患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肝气太旺,脾气急躁易发怒,治疗要用抑肝扶脾的方法,另一种是肝气郁结,情绪忧郁的,用疏肝健脾的方法治疗。用药主要以《医方考》中的痛泻要方为主。原方仅4味药,其中白术苦甘性温,能健脾燥湿和中;白芍味酸微寒,柔肝缓急止痛;陈皮辛温理气燥湿醒脾,尚能行气止痛。全方用药精当,是抑肝扶脾、缓急止痛之良方,具体运用时随证加减灵活处方。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典型的身心性疾病,患者常有情绪紧张的生活经历,“因郁致病,郁去则病除”。因此,医生在治疗中要耐心开导患者,帮助患者正确面对自身心理矛盾和情绪紊乱,此时用药往往事半功倍。

  对于有可能引起症状的过敏食物如海鲜及产气食品、高脂肪食品等嘱患者尽量避免,以减少病情复发,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参加体育锻炼,保持生活规律及良好的心境,增强体质,整体调理以利于疾病痊愈。

  另外,该病患者往往是原先有胃肠道疾病的人,因此要注意饮食卫生,切忌暴饮暴食、酗酒。

以下文章获得最多阅读,回复关键词即可取阅!

回复比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ty/818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