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高(5~25%)、易反复发作,是一种功能性胃肠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与多种因素有关,目前公认其与精神因素关联最为密切。在我国患此病的人数至少10%,然而人们对此疾病认识有限,甚至对此疾病名称都很陌生,大部分患者没有得到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包括:胀气、腹胀、便秘、腹泻、便秘和腹痛的交替进行。这些症状从轻微到严重不等。那么,究竟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医生会依据罗马诊断标准来评估你的状况。这包括:在过去3个月内,每个月都有3日以上的反复腹痛和不适,并且符合下列三项中的两项以上:排便后症状缓解伴随排便性状的改变伴随排便次数的改变如果你符合这些标准,你就被诊断为了IBS。据统计,有12%的人受肠易激综合征影响。其中,女性患肠易激综合征的概率为男性的2倍。50岁以下群体患肠易激综合征的概率,高于50岁以上群体。此外,以下因素会增加肠易激综合征的患病风险:(1)具有肠易激综合征家族病史;(2)曾有过非常痛苦的生活遭遇,如儿时受到虐待;(3)消化道出现严重的感染。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还经常伴有其他健康问题,包括:(1)纤维肌痛;(2)慢性疲劳综合征;(3)慢性盆腔疼痛;(4)消化不良;(5)胃食管反流病;(6)焦虑;(7)抑郁;(8)躯体症状性障碍。肠易激综合征要不要治疗?虽然肠易激综合征一般不会发展或演变成恶性疾病,但作为一种长期反复发作的功能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然而,由于多数患者对肠易激综合征认识不足,以为自己只是偶感不适,所以就诊率相当低。如果确诊为肠易激综合征,建议应该在医生指导下,选用正确的药物缓解这一症状。在年,利福昔明(Rifaximin)被FDA批准用于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治疗。绝大多数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的药物都需要持续使用才能维持症状的缓解。而利福昔明不同——14天的利福昔明治疗就能很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而且利福昔明基本不会被肠道吸收而进入血液;因此,它不容易造成系统性的副作用。并且它能够在小肠中大量溶解,可以说利福昔明是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一种非常好的选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