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读朱丹溪之书《格致余论.慈幼论》,其中有一段如是描述:“人生十六岁以前,血气俱盛,如日方升,如月将圆。惟阴长不足,肠胃尚脆而窄,养之之道不可不谨。童子不衣裘帛,前哲格言,具在人耳。裳,下体之服。帛,温软甚于布也。盖下体主阴,得寒凉则阴易长,得温暖则阴暗消。是以下体不与帛绢夹浓温暖之服,恐妨阴气,实为确论。血气俱盛,食物易消,故食无时。然肠胃尚脆而窄,若稠粘干硬,酸咸甜辣,一切鱼肉、木果、湿面、烧炙、煨炒,但是发热难化之物,皆宜禁绝。”这里说人16岁之前“肠胃尚脆而窄”,让我联想到很多问题。首先怎么理解这句话?丹溪为什么会有这种观念?“脆”应该是脆弱的意思,指脾胃虚弱,腐熟运化功能还不够强壮。“窄”应该是他观察到孩子容易食积,常见腹痛、纳差等问题。丹溪这这两个字高度概括青少年的消化道生理特点,这不仅可以解释儿童常见的问题,而且还给我一些提示。现在有不少青少年出现血尿酸升高的情况,才15岁~18岁血尿酸就达到umol/L左右,这些孩子多体型微胖,常有胃肠道问题,自幼多有反复腹痛情况。除了常规控制尿酸的药物,严格控制饮食对他们控制尿酸是有效的,但饮食又一旦放开,尿酸又会迅速升高。青少年尤其是15~18岁的孩子,常满脸的青春痘,这也是丹溪所说“肠胃窄”的问题,大量进食油炸等重口味的食物,他们虽然没有明显食积症状,但满脸痘痘,也常有口臭。另外,“肠胃窄”的问题其实也可见于我们成人。一些患者从小就有“湿气”内停,这些病理产物在体内堆积影响了一身气机通畅,像“垃圾”一样堆积在通道上,这是很多患者日后容易出现各种“风湿性疾病”、哮喘等疾病的根本前提。有一位肾病患者反复肾血管血栓形成,使用抗凝药效果不佳,苦恼不堪。我的考虑是体内必定有一些“垃圾”堵塞。我告诉她如果不能排除这些“垃圾”,单纯抗凝治疗不会有太多效果,而且这些“垃圾”即便经过活血之后仍然留在体内,将来在条件具备时换一个部位还是可能形成血栓。在控制饮食的同时排除体内“垃圾”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今天她问我血栓没有了是不是可以不控制饮食了呢?当然需要继续控制饮食!血栓超声下可见的虽然消失,但体内的整体环境并不会发生太大变化,病理基础仍然存在,“排泄通道”仍然狭窄,这种状况可能需要数年时间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饮食需要长期控制,以避免复发,得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以上是我的设想,还不确定是否准确,但与朱丹溪的想法有相似之处。“肠胃脆而窄”的说法非常概括,我说了这么多,有人可能不懂,大家必要时可以结合我之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