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轻女性朋友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历:经常腹痛、腹胀或者腹部不舒服,大便也不正常:时而腹泻、时而便秘。到医院做消化道检查,也查不出什么病变部位。但这些症状总是存在,严重影响生活工作,感到很无助甚至出现了抑郁情绪。
这种状况是一种功能性的肠道疾病,专业的名称叫做肠易激综合征(IBS),发病率在某些地区的女性中高达24%。一般来说,肠易激综合征与精神紧张有一定的关系,但其核心发病机制与肠道的敏感性异常增高有关。举例来说,有些人一吃完饭就想上厕所排便,这就是一种肠道对食物刺激异常敏感的表现。
专家们认为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还与遗传、肠道感染、免疫、炎症、胃肠动力异常、肠道菌群紊乱都有关,是一种多种病理生理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综合征”。
要确诊肠易激综合征,首先就要排除所有其他胃肠道病变的可能,其次就是要评估这种症状是否持续了6个月以上。
缓解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要从三个方面着手:
1、心理缓解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良性的功能性疾病,要消除恐惧、抑郁、焦虑等心理,否则会恶性循环。如调整心理不起作用,就需要按照医嘱服用适当的抗抑郁药来缓解不良情绪。
2、饮食调整
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如脂肪过多的食物、刺激性强的食物、产气性强的食物,以及任何自己食用后感到腹部不适的食物。这些食物可能包括肥肉、牛奶、咖啡、浓茶、酒精、豆制品、大豆、冷饮等。如果以腹泻为主,要减少蔬菜和水果等纤维含量高的食物摄入。
3、药物治疗
这些药物都需要在医生明确诊断和处方后使用,包括解痉药以缓解疼痛不适,如匹维溴铵;止泻药治疗以腹泻为主的IBS,如洛哌丁胺;渗透性泻剂以缓解以便秘为主的IBS,如聚乙二醇;益生菌制剂可改善肠易激综合征的总体症状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