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知识问

北京有哪些好的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index.html

第一章基础知识篇

_

传染病是指由各种病原体感染人体后产生的有传染性的、在一定条件下可造成流行的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为微生物(如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及真菌等),小部分为寄生虫(如原虫、蠕虫等)。换言之,传染病是一种可以从一个人或者其他物种通过各种途径传染给另一个人或者物种的疾病。

_

传染病能够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传染源,顾名思义就是传染病的“源头”,是指体内有病原体,并且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动物。包括受感染的人或者动物以及病原体携带者(体内有病原体,但没有临床症状)。

传播途径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传染源和易感人群,它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另一个易感者的渠道。一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可以是一种,也可以有很多种。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食品、水源和食具)、接触传播、虫媒传播以及血液体液传播等,这些方式都属于水平传播的范畴;而垂直传播是指婴儿在出生前就已经从母亲或父亲获得的感染,包括母婴传播和父婴传播。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的病原体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易感人群常指体质较弱或者免疫力相对低下的群体,但有些传染病对人群普遍易感,如新型冠状病毒。

_

病原体离开“源头”,通过空气作为媒介来感染新的易感个体,我们称之为空气传播。它是呼吸系统传染病主要的传播方式,包括经飞沫传播、经飞沫核传播与经尘埃传播。

_

我们日常谈话、咳嗽及打喷嚏,或患者在进行某些如吸痰或支气管镜检查等操作时,都会有飞沫产生,而由传染源产生的飞沫,含有大量病原体,具有致病性。其中质量大的飞沫迅速落到地面,相对小的飞沫会在空气中短暂停留。如果我们把传染源比做一枚发射炮,飞沫的射程都不会太远,所以经飞沫传播只能“射中”传染源周围的密切接触者,一般来说,距离传染源1米以外是相对安全的。流感病毒、脑膜炎双球菌等对环境抵抗力较弱的病原体多通过此种方式传播。

传染源发射出的飞沫,在飞行过程中因干燥脱水,成了只剩下了由蛋白质和病原体组成飞沫核,卸掉了质量包袱,后者能以气溶胶的形式漂流到更远的距离,并且在空气中存留的时间相对较长。一些耐干燥的病原体如我们熟悉的结核杆菌可以此种方式传播,那么如果接触这一类有传染性的患者,若没有防护,我们就需要保持更远的安全距离了。另外,传染源发射出的较大的飞沫或分泌物落于地面,风干后形成含有病原体的尘埃,易感个体吸入后也会造成感染。其中结核杆菌和炭疽杆菌芽孢等对环境抵抗力较强的病原体,常经此方式传播。

_

接触传播是一种常见的传播途径,包括直接接触传播和间接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传播指病原体从传染源离开直接侵入易感者。比如,易感个体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含有病原体的血液或带血体液经黏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易感者体内,事实上飞沫传播也是一种直接接触传播的方式。

间接接触传播指由于间接接触了被污染的物品所造成的传播。例如,手及日常生活用品(食具、衣物、床品等)被传染源的排泄物或分泌物污染后,可起到传播病原体的作用,此时,若是手不小心接触到了含有病原体的物品,再去揉眼睛,就给病原体提供了入侵渠道和门户。所以,我们一定要注意带好口罩,勤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让病原体没有可乘之隙。

_

前面介绍了传染病能够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三个基本环节,那么,想要做好防控,就需要我们逐节击破。从严格管理传染源出发,坚决切断传播途径,并努力保护易感人群。针对传染病患者,则要做到“五早”处理,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和早治疗。

_

潜伏期是指从病原体入侵机体,到出现症状或者反应的过程,是传染病的早期阶段。从医学的角度来看,任何疾病的发生,都会有或长或短的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与进入机体的病原体数量、致病力、繁殖能力及机体自身的抵抗力等综合因素有关。

在潜伏期内的患者虽然已经“中招”,但没有特殊不适,也很难自我察觉,这不但会影响诊断和治疗的及时性;同时,潜伏期的患者也是重要的传染源之一。所以,如不慎接触过病原体,一定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必要时尽早求医问诊,同时,需要做好自我隔离,避免成为下一任传染的“源头”。

_

说到冠状病毒,大家或许并不陌生,年肆虐全球的SARS(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又叫“非典型肺炎”,说“非典”大家可能更熟悉),其罪魁祸首就是一种冠状病毒。冠状病毒是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大类病毒家族,以“冠状”得名。因为这个大家族的成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它们的外观在显微镜下看上去都跟皇冠相似。

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与人和动物的多种疾病有关,可引起人和动物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疾病。目前,已知能够感染人的7种冠状病毒,有些仅仅引起普通感冒,有些甚至引起一些较严重的疾病比如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非典型肺炎(SARS)。此外,冠状病毒除感染人以外,还可以感染猪、牛、猫、狗、骆驼、蝙蝠、老鼠、刺猬、竹鼠等。很多野生动物都可能会成为冠状病毒的宿主,它们都有可能是冠状病毒疫情暴发的潜在帮凶。

_

年12月在武汉发现的冠状病毒,以前从未在人体内检出过,所以于年1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其命名为“新型冠状病毒”。它还有个英文名字叫NovelCoronavirus,简写为-nCoV,是人类历史上确定的第7种可感染人的冠状病毒。

大家肯定好奇这个让我们闻之色变的新型冠状病毒到底长什么样子?微生物学专家告诉我们:冠状病毒是目前已知的RNA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病毒,分α、β、γ和δ属,新型冠状病毒属于其中的β属,有包膜(就像是外面穿了一件塑料雨衣),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为60~nm(真的很小很小,肉眼是看不见的)。

_

前面我们提到,新型冠状病毒(-nCoV)与导致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非典型肺炎(SARS)的冠状病毒(MERS-CoVSARS-CoV)都属于冠状病毒大家族,并且他们都是该家族的“重磅成员”。与其他仅引起轻度症状和局限流行的家族亲戚不同,这三种病毒,传染性和毒力都很强,一旦爆发,引起的都是大范围的疫情,需要严阵以待。通过基因对比发现,-nCoV与SARSCoV约有80%的相似性,而与MERS-CoV的相似性为40%。虽然它们有相似之处,却又各不相同,让我们用一张表来具体说明(表1)。

_

根据目前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病原、流行病学、临床特征及对人群健康危害程度等的认识,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同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年1月31日,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列为“国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ty/40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