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今天跟我说她最近老失眠,我一下子也联想起我也是睡不好,经常半夜惊醒,早上也闹钟还没响就早早醒了,给孩子辅导作业,也是气不打一处来,吼得孩子战战兢兢,平时跟老公说话,经常说不到几句话就突然加大声音,最后还莫名生气。
我马上跟我妈说我们这样一定是因为春天到来之后,肝气不舒导致的。
为什么春天容易肝气不舒呢?
春三月,天地万物的阳气,由冬天的收藏状态转化为春天的升发状态,我们的身体也是这样的。
中医认为“肝喜条达而恶抑郁”,肝的功能以升发、疏泄为特点,是一个“放荡不羁爱自由”的脏器。
肝气舒畅则气机顺畅,肝气不舒则气机郁滞,现代人生活中竞争、攀比、导致人心火过旺,工作、生活各种压力聚在一起,容易引起神气郁积,出现心烦,腹满、过分焦急、睡眠不好等情况。
肝在五行属木,具有树木生生不息、伸展条达、升发旺盛的特点,与春气相通应,顺应着生发的春气,在此时最活跃,也最能接受滋养。
肝气郁结久了,没有及时梳理,还容易引发上火。
眼屎变多了,眼睛总是干涩得很,或者有些胀痛;
早晨起床感觉嘴巴里苦苦的,一开口感觉喉咙里有痰;
心情从焦虑升级到了容易发脾气;
反复出现口腔溃疡,什么也不敢吃;
因此在春季应重视疏肝解郁,辅以清心安神,来缓解不良情绪,提升睡眠,促进身心健康。
春季怎么疏肝呢?我总结了以下这两点。
调理肝气不舒做好这两件事
第一件事
早睡
中医说“人卧血归于肝”,睡觉的时候血就藏在肝,早睡就是养肝血。养好肝血,白天才有精力去升发阳气。
平时,你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建议11点前入睡。因为晚上11点至凌晨1点,是胆经运行的时段,凌晨1点至3点是肝经运行的时段,而肝胆是相表里的。尽早上床入睡,是对肝胆最大的照顾,万物有情,你对他好,他亦对你好。
肝主疏泄,你还要鼓舞这个有疏泄功能的脏器,平时待人接物要多赞扬,多抒发,别憋屈。对别人要这样,对自己也是如此。
第二件事
推荐一个疏肝的方子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是古代传统的安神定惊解郁方,具有抗抑郁、改善焦虑情绪、镇静、安眠、抗癫痫等作用,适用于以胸满、烦、惊、身重为特征的疾病。
原方出自《伤寒论》,由柴胡、龙骨、黄芩、生姜、铅丹、人参、桂枝、茯苓、半夏、大黄、牡蛎、大枣等组成,原用于:“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重,不可转侧者”。
柴胡四两,黄芩一两半,人参一两半,桂枝一两半,茯苓一两半,半夏二两半,大黄二两,龙骨一两半,牡蛎一两半,生姜一两半,大枣六枚,铅丹一两半。上十二味,以水八升,煮取四升,纳大黄,切如棋子,更煮一二沸,去滓。温服一升。(《伤寒论》)
方中小柴胡汤去甘草可疏肝气。
桂枝强心阳、通经络、温膀胱,合茯苓温阳化气以行水湿。
龙骨、牡蛎固精敛汗、镇静安神,主治自汗盗汗、心悸怔忡、脐腹悸动、失眠多梦、心烦躁动、恐惧、惊狂等症。
人参、生姜、大枣养营益气,扶正逐邪;
大黄泄肝胃之火热,以解郁结之火,止谵语;
半夏、生姜、茯苓相合化饮降逆,除中上焦之痰涎。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是古代的抗抑郁良方,多配合栀子厚朴汤。本方能改善睡眠质量,减轻疲劳感,提高意欲,消除惊恐不安感。伴有睡眠障碍的阳痿早泄、闭经、更年期综合征、肠易激综合征、脱发、痤疮等也可以用。
如果不是肝郁很严重的人不建议直接用方子,可以把这个方子用来睡前泡脚,对于肝郁失眠的帮助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