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科普肠癌发病率正逐步上升,你的肠道

白癜风怎么快速治疗 http://m.39.net/pf/a_7585947.html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习惯的变化,饮食逐步变为高蛋白、高热量、高脂肪、低纤维模式,导致与生活方式息息相关的肠癌发病率逐步上升,根据年《中国结直肠肿瘤早诊筛查策略专家共识》统计显示,中国恶性肿瘤中,结直肠癌发病率上升至第3位,仅次于肺癌和胃癌。每年新发病例42.92万人,死亡病例28.14万人。肠癌在40岁时发病率开始增加,75~80岁左右达到顶峰。80%肠癌患者在诊断时已是中晚期,治愈率仅5%—40%。

如果肠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其五年生存率可高达90%,可早癌检出率不足12%,为什么有那么多未能早期检出?一方面是,早期肠癌往往无症状会忽视而当出现明显临床症状时,患者往往已错过最佳治疗时期。另一方面,我国对于肠癌的认识度不高,故防控形势严峻。

事实上如果能够在早期通过筛查发现,肠癌也是最容易被治疗的癌症之一。所以提醒公众重视肠道健康,提升肠癌或癌前病变筛查意识就显得尤为重要。那么,肠癌的早期筛查有哪些呢?

肠癌筛查人群

可分为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

一般人群:指无症状,无家族史,无其他危险因子人群。(一般人群有症状,则做诊断性检查,不再筛查之列。)一般人群50岁以下可以不筛查,50岁以上建议要筛查。

高危人群:年龄50-75岁;粪便潜血试验阳性;既往患有结直肠癌腺瘤性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癌前疾病;遗传性结直肠癌基因检测高风险;具有结直肠癌家族史等。

筛查方法

最常见的包括大便隐血和肠镜。近年来新拓展的有无创肠癌检测还有粪便DNA检测、无创大肠癌分子筛查(Septin9)、钙卫蛋白检测等。

大便隐血检查和肠镜检查:大便隐血是目前最广泛采用的筛查方法,但检测仍有局限性,受影响因素较多,方法学有化学法和免疫法,简便但特异度不高。而肠镜检查是最直接的筛查方法,最可靠。在肠镜下,可以更清晰地看到肠道内的病变及出血情况,探测是否有异常组织,如有必要则需取出组织进行病理活检。该方法最明显的限制是需要有经验的内镜医师帮助,还有就是检查过程的不舒服,因此适宜筛查人群的依从性并不高。一般建议大便隐血免疫法阳性者进行肠镜检查,但往往肠镜检查阴性率高。

粪便DNA检测:采集少量粪便,经过处理、提纯,对大肠癌及大肠腺瘤相关的待肿瘤标记物进行分析,此方法是近年来国际上逐渐采用的具有较高敏感度及特意度的无创大肠癌筛查方法,在免疫法大便隐血阳性上进一步做粪便DNA检测,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肠镜检查,毕竟肠镜检查耗时耗力,而且有明显的不适性。

此外还有两种大部分人不太了解的特殊检查方式,分别是无创大肠癌分子筛查(Septin9)检测,通过检测受检者外周血中游离的Septin9是否发生异常甲基化,从而判定的受检人患大肠癌的风险;还有钙卫蛋白检测,在鉴别炎性肠病和肠易激综合征方面、筛查炎性肠病及肠癌方面具有较高的灵敏度。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sz/678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