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要做肠镜检查?
在中国,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肠癌的发病率也迎头赶上。据今年2月国家癌症中心的数据,无论男女,都位列肿瘤发病率前四名。90%的大肠癌见于50岁以上的人群。近年,年轻人的发病率有所增长。
大肠癌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肠癌约90%是肠息肉演化而来,它从腺瘤性息肉演变为癌变,一般需要5-10年的时间,大肠癌早期症状既不明显也不典型,非常容易被漏诊。在息肉阶段发现并切除,是预防肠癌的有效途径,而发现肠息肉最好的检查,就是肠镜检查。因此,到消化科看病,医生往往会建议你做一次肠镜检查。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及有肠道症状者。
大肠癌的危险因素包括肥胖,吸烟,过度饮酒,过多摄入红肉及加工肉制品,缺乏体力活动,家族史,遗传因素及其它肠道疾病等。大肠癌的预防包括控制体重,戒烟,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肉食,多摄入高纤维食物,坚持规律的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情等等。
2.大肠癌是如何发生的?
引起大肠癌的准确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但是绝大多数大肠癌最早只是一个小小的息肉,一般不会引起任何症状。息肉是一种瘤状的组织增生,有很多种,有的不会发展为癌症(可以统称为良性息肉),有的可以发展成癌症(可以统称为癌前息肉)。
从癌前息肉开始,经历一些基因突变,发展为不典型增生,再发展到癌症往往需要数年乃至十年的时间。在50岁以上的人群里,大约15%的女性和25%的男性都有这种癌前息肉。筛查的目的就是发现这些癌前病变和比较小的早期癌症,及时干预。
3.肠镜检查是什么?
简单讲,肠镜是一根细细的,柔软灵活的,带光的管子,末端有个小镜头。医生把它放进病人的肠道来检查有没有息肉或者其它异常变化。如果有,肠镜前端一个小小的装置会把病变组织切下来。整个检查过程一般不会超过半个小时。切下来的组织要送病理医生做显微镜检查。虽然做肠镜的医生根据病变的形态会有一个大致的判断,但是这些病变是良性还是恶性,最终要靠病理医生来确诊。
4.做肠镜很痛苦吗?
医院都有“无痛肠镜”。做之前,通常是消化科内镜医生给病人用一些镇静药物,必要时请麻醉科医生做麻醉。所以,99%的病人都可以轻松地完成肠镜检查。绝大多数病人要么昏昏欲睡要么一觉醒来根本不记得做过这样检查。
那没有麻药的情况下,肠镜很疼吗?一般人还是会有痛感的,程度因人而异。据做过的人描述,轻者如同腹泻,重者翻江倒海。总之是很不愉快的体验。
肠镜检查是有效的可行的大肠癌筛查方法。美国癌症协会建议,平均风险人群,40岁开始,每十年做一次。如果风险高于平均,建议更早(35-40岁)开始筛查,具体情况跟医生探讨。大肠癌是高发癌症之一,但也是可防、可控、可治愈的癌症。除了控制体重,戒烟,调整饮食结构,坚持规律运动,保持良好心情之外,早期筛查对适龄人群至关重要。
部分内容引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