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体系与技术 http://fushun.nen.com.cn/system/2018/03/17/020420820.shtml
现代医学已经证明,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是肠道菌群失调,有益菌减少,有害菌增多,肠功能失调和免疫功能紊乱引起的,因此对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合理的治疗方案是:迅速增加肠道有益菌,特别是双歧杆菌,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和免疫平衡,终止炎症。
但非常遗憾的是90%的患者和部分医生错误地选择了黄连素、吡哌酸等抗菌药物进行治疗,结果对肠道菌群雪上加霜,造成了肠道菌群进一步紊乱,病情还因此变得越来越重。
有很多患者说,去医院做了肠镜检查,医生说没什么问题,但为什么还是会频繁腹泻,拉肚子呢?虽然从临床特征来看,肠粘膜形态是恢复正常了,但是在免疫和肠神经上仍有损伤,在症状好转后的相当长时间里肠道仍处于敏感状态,受冷、凉、酒、辣等刺激又会腹泻。此时正确的治疗方案是在吃黄连素和PPA的同时配合吃益生菌,或者是在症状好转停药后的一段时间内服用益生菌,这样有助于提高治愈率和防止复发。
有些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在腹泻症状消失后,没有注意饮食,难免会吃生冷蔬菜水果等食物,结果腹泻就会再犯,吃黄连素,PPA后,好了一段时间,停药后仍然还会再犯,反复发作,时间久了,有些患者就会觉得吃药效果不明显了,病情也会一次比一次加重。
剖析这其中的原因,无非以下三点:
一是肠内的有害菌逐渐对药物形成了耐药性,所以不可能再像开始服下后就几乎把所有的有害菌数量减少到零,有害菌得不到有效控制,对肠粘膜的攻击和损伤就不会减轻。
二是长期使用黄连素等抗菌药,在杀灭有害菌的同时,也会错杀有益菌,导致双歧杆菌的数量减少,结肠长期处于菌群失调状态。
三是加之有害菌产生的毒素、脂多糖等的攻击,使得肠免疫功能和肠神经长期处于紊乱状态。各种炎症因子攻击、损伤肠粘膜,增加了肠粘膜的通透性,造成炎症、溃疡,导致了炎症性肠病的发生。
因此,慢性腹泻、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治疗还是要从调理肠道菌群平衡,营养修复受损肠粘膜入手,这样才能得以有效治疗。
近些年来,微生态免疫疗法对肠易激综合症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具有调节内脏敏感性的药物(作用于各级神经调节的内脏敏感性)为研制的重点,通过益生菌调整肠道有益菌群,减轻腹部不适症状,益生菌中的青春双歧杆菌活菌在肠黏膜表面形成双歧杆菌保护膜,屏蔽有害菌、毒素、未消化食物对肠黏膜的刺激,及时补充青春双歧杆菌活菌,可使胃肠道产生多种有机酸和消化酶,迅速增值体内益生菌,并抑制有害菌的生长,调节肠道菌群均衡,达到肠道健康。
给病人每天补充亿的双歧杆菌活菌,以菌治菌,专杀有害菌,不伤有益菌,重构加固肠黏膜表面的保护膜“菌膜屏障”,有了这层保护膜,炎症面不再被食物或其它微生物刺激,就会快速自我修复。最重要的是,青春双歧杆菌是人体最优秀的免疫菌,它能够从根本上提高肠道免疫力。当肠壁细胞免疫力恢复了,就能轻松应对细菌病毒的卷土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