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强博士治疗肠易激综合症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bowelsyndrome,IBS)是以腹部疼痛或不适,伴有排便习惯改变和大便性状异常的一组临床症候群,可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但缺乏形态学和生化指标等异常证据的临床常见疾病。张强医生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在中医治疗胃肠病方面有独到之处,尤其是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方面颇有特色。现将张强医生治疗肠易激综合征经验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1健脾燥湿,扶中祛邪

张景岳曾谓:“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在临床工作当中我们发现本病多以腹泻日久多见,其以中气亏虚、湿浊内留为病机者居多,谢教授多以参苓白术散加减化裁治之,偏脾虚者则酌情重用黄芪、党参、太子参等补气之品,配以草果、枳壳等行气之药,使补而不腻、中气易生;偏湿邪重者则利湿与燥湿二法合用重用苍术30g。再遵照“气滞则湿阻,气流则湿除”的主旨,常用行气之药如佛手、砂仁、苏子、厚朴配伍应用以增行气除湿之效,诸药相合则脾旺湿除,腹泻之疾可愈。

2疏养结合,木旺土荣

《医方考》曾言:“泻责之于脾,痛责之于肝;肝责之实,脾责之虚,脾虚肝实,故令痛泻”。本病患者腹泻之前往往有腹痛发作,中医学素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训诫,肝郁不舒,气机失于调达,此为“肝实”,肝实则横逆克伐脾土则“脾虚”,脾虚则腹泻、腹痛作矣。张强医生于此多喜用柴胡为主配以佛手、香橼等疏肝之品共同畅达肝气,同时参用养肝之药如白芍、当归等疏养结合、木旺土荣则气机通畅、百脉得养,腹痛即愈。此种用药法度恰好体现了调肝之法在病态下的双向调节作用。此外,《寿世保元》曰“气有一息不运,则血有一息不行”,因此,木郁日久则往往夹杂血瘀之证候,张强医生则当机立断投用失笑散,瘀重再加三棱、莪术,则瘀去新生。脾胃更趋渐旺,气血更易转化,此时若辨证准确则疗效极佳。

3行气导滞,润肠通便

有一小部分患者是以便秘为主要临床表现,张强医生每于此时根据“六腑以通为用”的生理特点抓住主要矛盾以通导大便、恢复阳明气机为先导,使大便得通、气机得畅、浊邪尽去,恢复胃肠道整体生态环境后再综合调理,这正是仲景临证“抓主症”思维的完美体现。其治疗多遵麻子仁丸意,以麻仁、郁李仁润肠通便,枳实、厚朴、槟榔片下气通腑则浊邪可去,阳明受纳、排泄可望恢复,为后续的调理奠定良好的生理基础。上述三法是张强医生临证时最常用的方法,本病患者病机复杂,治疗往往三法合参,方能立竿见影,达到佳效。

4典型病例

患者,男,31岁,年6月18日初诊。主诉:间断性腹泻6年。患者于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泻伴便次增多,每日3次左右,常因饮酒及食凉后加重,自症状出现以来曾服参苓白术散、双歧活菌三联制剂,症状时好时坏,医院进行B超、电子胃镜、结肠镜检查均无异常,后通过排除其他疾病诊断为“肠易激综合征”,为求中医药诊,故来谢教授门诊求治。患者症见面色少华、形体消瘦、乏力、晨起腹痛,随即腹泻,无粘液脓血便,常因饮酒、情志不遂后加重,纳差,偶餐后腹胀,矢气多,大便次数较多,2~4次日,舌质淡,苔白腻泛黄,脉沉弦。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湿浊内留之证,拟用疏肝健脾、利湿清热之法。处方:柴胡15g,黄芪20g,白术20g,茯苓20g,砂仁15g,枳实20g,厚朴20g,莲子20g,焦三仙15g,补骨脂30g,肉豆蔻20g,诃子20g,薏苡仁30g,黄连10g,白芍15g,佛手20g。10剂,每日1剂,水煎服ml,早晚各服ml。上方加减治疗20天后患者便前腹痛基本消失,大便成形,腹泻已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嘱其适当锻炼,增强体质,随访1年症状未再见复发。

大钟寺中医门诊部官方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sz/305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