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肠易激综合征(IBS)?
消化内科门诊经常会碰到这一类患者,年纪轻轻,一表人才,社会精英,天之骄子,开口就是我肚子痛,痛了就要上厕所,拉完就好,反反复复。而诱发他们腹痛的原因,往往是因为情绪紧张,或环境改变等因素所致。
所以,看消化科门诊,就是听他们讲一个个关于便便的奇葩故事。但是,在中国的大医疗环境下,医生往往思绪万千,一般会让其先完善一些辅助检查,特别是建议病人进行结肠镜检查,排查一下其他器质性肠道疾病。经过这么一番折腾,他们又回来了,什么都是好的,但是我就是肚子痛,痛了就要上厕所,上完厕所就好转,循环往复。
如果你有类似的经历,你可能患上了IBS,一种折磨着数以千计都市人的功能性肠病。
什么是罗马标准?
罗马标准就是专门来定义和研究上述这一类人群,他们排查了所有器质性因素,一切正常,但是我就是不舒服,浑身不舒服,严重影响我的生活质量。而罗马标准后的数字,代表着它的更替。在Frank读书的时候,还是罗马Ⅲ风靡全球的时刻,而年罗马Ⅳ重磅来袭,罗马Ⅲ嫣然已成“前任”,是时候说再见,接受“现任”——罗马Ⅳ。
作为现任,年罗马Ⅳ标准的发布轰动全球,引发了功能性胃肠病的一场新的革命。而关于IBS章节更是亮点满满。所以,本期就让Frank带你,基于罗马Ⅳ标准,重新认识IBS。
亮点1:重新定义功能性胃肠病(FGID)
罗马Ⅲ对FGID的定义可以简单粗暴地总结为,因为你的胃肠道太zuo,一点点风吹草动,你就感觉如临大敌,兵荒马乱,要么便秘,要么腹泻。学术上称之为内脏高敏感,肠神经调节紊乱。
罗马Ⅳ却颠覆性地推翻了前面的定义,非常直接告诉FGID患者,你不是胃肠道有病,你是“脑子”有病,“脑子”瓦特了!!!哈哈,其实是开玩笑,主要是为了强调一个概念叫做——脑肠互动(Brain-gutinteraction)。都说胃肠道是人体的第二大脑,罗马Ⅳ正视了这个概念,并提出,FGID是一种脑-肠相互作用障碍的疾病,也就是大脑无法正确地发指令给胃肠道,引起胃肠道运动障碍、内脏高敏感性、黏膜和免疫功能改变、肠道微生物种群改变,以及中枢神经系统(CNS)功能改变。
因此,前任的重点在胃肠道本身,而现任,已经上升到了最高司令部大脑。
亮点2:重新定义IBS诊断标准
(1)限定症状描述:腹痛是我判断IBS的入门级标准
罗马Ⅲ关于IBS的诊断标准,原文中凸显了两个单词,abdominalpain(腹痛)或dis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刘云涛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