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组持续或间歇发作,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临床表现,但是缺乏胃肠道结构和生化异常的肠道功能紊乱性疾病。
病因
1.胃肠道动力紊乱
患者小肠消化间期移行性复合运动异常,周期明显缩短,空肠出现较多离散的丛集收缩波,且腹痛发作者中多数与之有关,这些变化在应激和睡眠中更为明显。
2.内脏感觉异常
研究发现患者多数具有对管腔(直肠)扩张感觉过敏的临床特征,其平均痛觉阈值下降,直肠扩张后的不适程度增强或有异常的内脏-躯体放射痛,提示脊髓水平对内脏感觉信号处理的异常。
3.精神因素
心理应激对胃肠道功能有显著影响,它在患者症状的诱发,加重和持续化中起重要作用,相当一部分患者伴有心理障碍,其中以焦虑,抑郁为主。
4.肠道感染
部分患者在发病前有肠道感染史,在由各种病原(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感染引起的胃肠炎患者中有部分发生肠功能紊乱,有10%可发展为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
5.其他
部分患者的症状与食物有关,可加重其症状,食物中的纤维发酵可能是过多气体产生的原因,此外,肠道菌群的紊乱可能也是产生症状的原因之一。
症状
根据主要症状分为:腹泻主导型;便秘主导型;腹泻便秘交替型。精神,饮食,寒冷等因素可诱使症状复发或加重。
用药
谷维素、颠茄片、诺氟沙星、曲美布丁
关联销售
螺旋藻、益生菌、B族(B1)、牛初乳粉
温馨提示
1.饮食有规律能够帮助消化系统建立秩序。
2.少吃多餐。一次吃太多会导致胃气胀和腹泻。
3.进食速度慢。狼吞虎咽会吞入更多空气,导致肠气和胃气胀。
4.充分咀嚼,让唾液中的酶拥有更多时间消化食物并刺激胃液分泌。
5.大量补充水。水与肠内纤维结合,能够增加大便体积,使其更易排出;腹泻时又可起到补充体液的作用。
6.拒绝高脂肪食物。粗茶淡饭更易实现均衡饮食,含脂肪和糖较低同时味重的食物可能有益肠道健康。
在饮食调理上,要多吃鱼、绿色蔬菜、水果、大米、酸奶、香蕉等食物,尽量避免吃奶酪、巧克力、坚果、牛肉、白面包等。此外,适当选用药物也能改善症状。例如,薄荷,姜黄,钙补充剂。
小优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