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长期腹痛或腹部不适,你可能患了肠

科●普

肠燥症学名叫肠易激综合征(IBS),这种患者往往在临床上通过肠镜检查一切正常,并没有发现任何器质性变化,你以为这样就可以松一口气了?NO!正因为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功能性肠炎,就算没有器质性的病变,由于症状长期存在,不能认为身体没有疾病。

临床特点

肠易激综合征起病隐匿,容易复发,病程可长达数年或数十年,但全身健康状况却不受影响,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是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习惯和粪便性状的改变。

确诊方法

因为肠易激综合征并没有器质性病变,所以在确诊上有严格的标准:除了需要有症状3个月,每月至少有3天出现腹痛(腹泻或便秘)之外,同时还需要具有以下症状:1.排便后症状缓解;2.发作时排便频率改变,或多或少,大于每天3次或者少于每周3次;3.发作时粪便性状改变,或者干,或者稀。

发病因素

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胃肠动力学异常、内脏感觉异常、胃肠道激素等。

1肠道感染

研究表示,有3.7%-36%的急性细菌性胃肠炎患者最终发展IBS,这提示肠道感染也参与了IBS的发生。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临床上提出感染后肠易激综合征(PI-IBS)的概念,虽然具体机制还不明确,但是已经有相关研究证实肠道炎症影响了黏膜的分泌功能。

2肠道菌群失调

伴随着微生物学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肠道菌群失调和IBS相关。正常情况下人与肠道菌群处于互利共生状态,但是当机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环境等导致肠道菌群发生紊乱时,就会引发肠道疾病。

3饮食因素

食物在IBS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的医院
白殿风治疗费用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hengh.com/jzsz/158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