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短缺,本以为都是高端手机才有的事情,没想到这么快蔓延到了汽车行业。先看国外,最早是大众,因芯片缺货,宣布在中国、北美、欧洲同时调整生产。在德国,主力车型“高尔夫”将停产半月,在西班牙,大众旗下的西亚特将从1月下旬到4月减产。另外,本田也不得不调整生产计划,在日本铃鹿生产的飞度等小型车,将于1月减产约4千辆,斯巴鲁也表示,1月份产量肯定会产生一些影响,等等,接连不断。
国内大家可能也有耳闻,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受芯片供货受限,曾在年初停产一段时间,将近20万辆汽车的生产计划受到影响,上周,南北本田和南北丰田也因为芯片供货紧张,出现减慢甚至暂停生产的情况,伤害性不大,但此前从未有过,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芯片短缺对汽车行业影响到底有多大?
芯片短缺的引起原因,表面上看,主要是汽车电气化过程中,需要的各类芯片出现倍数级增长造成。大家熟知的智能网联这块,仅从语音通话这看似简单的功能来说,就有语音拾取、语义分析、大数据筛选、语音对答等模块,每个模块都需要集成芯片,而语音通话也只是智能联网的一小部分。另外汽车电气化控制、自动驾驶涉及的高端智能芯片更多,随着全球每年一亿多辆乘用车、商用车的制造生产,汽车芯片行业也迎来了大扩张。
同时,全球各国正在升级的5G网络建设,智能手机的全球化蔓延,智能家居也走进广大家庭,这三大领域的芯片需求也在成倍增加,所以说,芯片行业目前的困难是,突然接到多个行业不同型号、不同产品的订单,有应接不暇、供不应求的趋势。制造业肯定是趋利而为,最先受到影响的,是那些利润最薄的芯片订单。比如大众汽车芯片短缺,就是因为大陆集团以及博世的ESP系统芯片供货减少,这些特别成熟稳定但利润很薄的产品,最先被限量供应。
从更深层原因来看,芯片短缺,主要跟芯片产业的供应链比较特殊有关。衡量半导体产业强弱的标准大体分为4个,分别是设计、材料、制造设备和生产,所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强弱就会有差异,但毫无疑问美国在设计和制造设备方面都具有优势,它占了全球芯片产业收入的43%,但生产是其短板。
台湾在生产上有优势,设计也还行,但都是抱了大腿;日本在材料和制造设备上有优势,中国在设计上算是暂露头角,但在四个方面都强的地区几乎没有,所以,芯片的生产跟芯片业这种相互制约的水平分工有关,汽车厂商包括零配件供应商都不会自己生产,芯片代工企业也受制于材料、设计和制造设备,若某一个环节跟不上,就会出现断供的情况。
所以,芯片其实正在制造跨行业竞争,僧多粥少情况下,利润高的产业最先得到排产,而汽车零配件作为薄利润的代表,便首当其冲。日经媒体报道,芯片行业全球最大代工企业台积电(TSMC)的最尖端产品的订单,已排到了半年以后,而德国零配件商大陆表示,车载芯片实现正常供应,可能需要近半年时间。
以上普通的芯片受制于材料和工期等,汽车厂商还是比较好解决,但未来汽车上的芯片及半导体越来越先进,比如自动驾驶需要的图像处理器,比如电动车必须的IGBT等,很可能成为遏制汽车厂商发展的瓶颈,以大家比较熟知的IGBT为例,目前中低档电动车所用可以国产,但高档电动车所用的高精度大功率IGBT,基本都从德国、美国或日本进口。
全球汽车制造商里面,目前布局IGBT整条产业链的只有丰田和比亚迪,但比亚迪的IGBT技术至少还落后丰田两代。在芯片制造设备上,欧洲一个专家说,制造设备需要化学和机械的关键技术,需要脚踏实地搞研发,供应链的关键在于中小型企业群,没有10-20年的努力,出不了成果,虽然中国目前有芯片的最大市场,但要想赶超没有10年几乎不可能。
—END—
精选视频推荐
精选文章推荐
电池新技术!续航一千公里和石墨烯的擦边球?特斯拉的降价是挤掉豪华车的幻想年,汽车业内分泌失调零下20°雪域穿越,试做一个奇骏车主的真实感受抱歉长安CS75PLUS,我选全座VIP的启辰星广本皓影碰撞获佳绩,看来您对A柱弯曲有所误会二十多万的中国“埃尔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